深耕两岸美业40余载,打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美妆品牌丨专访太和集团创始人郭襄颍
中国台湾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常凯特)“这些年来大陆的深耕属于世界始人发展变化,真是两岸‘一日千里’。”太和生技集团创始人,美业美妆来自宝岛的余载颍郭襄颍博士近日在接受中国台湾网专访时感慨道,在祖国大陆扎根三十多年的打造时间里,她见证了大陆发展的日新月异和无限可能,“大陆是中国台商台企投资兴业的热土,是人自我的‘福地’。”
第二十四届中国美容博览会(上海CBE)于2019年5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品牌郭襄颍代表太和生技集团出席并演讲。丨专郭襄(中国台湾网 发)
“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访太从名不见经传的和集小企业到全球化妆品研发制造的龙头之一,太和生技集团这些年来取得的团创成果,就是深耕属于世界始人大陆惠台利民政策最好的体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两岸两岸议题备受关注,美业美妆“两岸融合发展”成为关键词之一。“两岸一家亲,我充满感恩之情。希望未来更多的台湾同胞能够融入大陆,共享中华民族发展机遇,两岸合力协作、共创民族的辉煌!”郭襄颍说道。
从“承担的力量”中汲取养分,以个人之美创造世界之美
上世纪80年代,几乎与台湾文创产业同起步的台湾美妆产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人们对于“美”的需求日益增长。28岁的郭襄颍漫步在台湾高雄街头,被百货大楼一层众多的美妆产品柜吸引。
“那时我父母年纪也大了,我作为长女,觉得自然要承担起支撑家庭的责任,当时只是想着,什么挣钱做什么。”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美容美妆产品和往来不绝的消费者,郭襄颍相信美丽产业就是自己寻找的那把“金钥匙”。
创业无易事,郭襄颍说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沟沟坎坎,她都想办法克服。
“先设定目标,然后再寻找方法,只要是方法选对了,就持续坚持下去,终究会成功。这就是我的‘秘诀’。”
三年的时间里,郭襄颍的企业成为中国台湾化妆品产业的龙头之一,家族的生活早已不再是负担,这时候父亲的教导,又给了郭襄颍新的方向。
“我父亲说,如果只在台湾发展,枝叶再怎么茂盛,终究是没有根的,终归会凋零。”
这个“根”,就在海峡的彼岸。
1992年,郭襄颍回到大陆发展,就此“扎根”下来,有泥土就会有绿荫,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数年间,多家海内外知名的美妆品牌纷纷成为太和生技集团的客户,事业稳定之后,郭襄颍想多回馈社会。
“我一直认为企业到了成熟期,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2014年,郭襄颍代表集团在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成立了慈爱感恩妈妈之家专项基金,发起公益活动“如意点灯”助学计划,帮助偏远山区的优秀学子,希望为他们点起一盏照亮前程的明灯。
郭襄颍在2023年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慈爱感恩妈妈之家专项基金慈善义卖现场。(中国台湾网 发)
“期待有一天他们长成大树,也能传承更多的爱,帮忙更多的人。”郭襄颍说道。10年间,“如意点灯”助学计划共资助学校46所,累计受益学生超万余人。
40年的发展,让太和生技集团从单纯的化妆品产业延伸到大美业的全产业链,从化妆品集团延伸到药业集团,产品研发制造涉及原料、医疗用品、功效食品、功效酒等等多个领域。
强烈的责任感,往往会赋予人更多、更大的动力和使命。从个人、家庭再到社会,郭襄颍还想为民族、为世界贡献更多“能量”,她玩笑说这是自己的“野心”。“这种承担责任的原动力,让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来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
在2022年的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上,郭襄颍做分享。(中国台湾网 发)
如今,绿色、减排成为太和生技集团专注研发的重要课题,意在为地球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尽一份力。
从“小我”之美到“大我”之美,郭襄颍相信只要具有承担的力量,就能心想事成。“因为我想承担更多,从小爱到大爱。对家族的承担,对社会的承担,对民族的承担以及对地球的承担,这种承担的精神力量让我有今天一点点小小的成果。”
构建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全球美丽品牌
30年前,第一次到意大利布隆那参展的郭襄颍亲身体会到了中国美妆产业与世界的差距,她将这份冲击烙印在了心底。“我想推动一个属于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美妆体系。”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化妆品市场,却没有属于我们自己的全球化妆品一线名牌。”深耕美业多年的郭襄颍知道,要完成美丽产业的“中国梦”,如果只依循西方的精细化工体系,会很难超越,必须“换道超车”。
2020年11月9日上,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如约而至。活动上,郭襄颍在演讲中介绍“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中国台湾网 发)
“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的有四大元素,第一是珍爱地球,环保原则;第二是岐黄文化,中国底蕴;第三是科技创新,科学论证;第四是可视系统,文化导入。”郭襄颍介绍道。
为了将概念具象化,太和生技集团推出了中国特色化妆品体系的示范品牌“太和博士”,运用“岐黄文化、君臣佐使”的理念,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全方位的抗老青春方程式。
化妆品成本中,约有40%-50%份额是在包材容器上,化妆品包装中常见的PLA等可降解材料使用后处理燃烧时将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为了践行理论体系,减少包材对环境的污染,郭襄颍开始寻找新的环保包材。
多次尝试后,最终太和生技集团与大陆浙江湖州的企业共同研发新型材料。2023年5月,环保化妆品包装新材料PMU正式对全球发布。回首这条环保创新路,郭襄颍感慨“从台北一直到大陆的湖州,这条路我走了超过十年了”。
“这证明中国在化妆品环保包材的领域上全球领先了,我们连外包装、瓦楞箱、封箱胶带等等都已经完全的环保化,免堆肥可降解的环保新材料PMU创造了化妆品环保的一个里程碑。”
研发之路,何其艰难。看到成果落地,郭襄颍深觉欣慰。“我希望在媒体、渠道各方面的配合下,逐步实现‘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美丽产业中国梦的可能性。”
郭襄颍在太和集团2023全球PMU环保化妆品包材首发会现场。(中国台湾网 发)
“我一直认为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魂就在!而且推动地球环保是一种‘地球责任’。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地球环保,就成了我骨子里的信念了。”
“台湾年轻人会在大陆找到自己的天地,期待两岸青年多交流多交融”
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更有认同感的Z世代的成长,国货商品开始崛起。数据显示,在Z世代的美妆护肤消费中,平价国货美妆更受欢迎。国货美妆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23年,我们太和生技集团创造了营业额的历史新高,我认为现在年轻人群对美妆有更务实、更健康的追求。”
不迷信国外名牌,重视产品的环保和健康,安全性以及性价比是当代年轻人的美妆消费特点。郭襄颍相信朝这个方向继续深耕,将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美业结合,一定可以诞生更闪亮的火花。
“青年是两岸交流的主力军。我从小是在台湾长大的,当时我们所受的教育,跟现在台湾年轻人所受的教育的内容是不同的。”近日,郭襄颍在接受中国台湾网《红观热点》栏目采访时表示,有很多台湾青年对来大陆发展是很有兴趣的。但可能由于信息壁垒,对大陆了解甚少,如果能够规划蓝图,落实辅导台湾赴陆的青年,可事半功倍地走向互相信任,相知又相融!相信随着未来相关政策的出台,一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让两岸青年多交流多融合。
“两岸青年肩负使命,共享时代机遇,我们本就是一家人!”郭襄颍说道。
(责任编辑:科技)
-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李熹海军大校表示,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圆满完成“联合利剑-2024B”演习各项科目,全面检验了战区部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持续加强练兵备战, ...[详细]
-
——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制度。由市公安局、市住建委、市城管执法局、市工商局及市交警支队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分别牵头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整治公共环境脏乱差、公共秩序混乱无序等“顽疾”。 …… ...[详细]
-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王艳)临近年关,安东卫街道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维稳工作。 加强排查,妥善调处。对全街道信访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登记,深入各村倾听群众意见,对排查出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分别建立台 ...[详细]
-
提升共建共享水平 大力实施校安工程和幼儿园建设,加快岚山一中体育馆、巨峰“三校合一”、碑廓“三个中心学校”、岚山头中心小学等工程建设,新建改建幼儿园21处。全面加强与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合作,提升区人民 ...[详细]
-
中新社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王恩博)“加快”,成为中国2025年开年首份经济成绩单中的高频词。官方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等指标同比增速均快于去年全年。国家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张超)2012年以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继续深化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力推进15—20分钟文化圈建设,全年累计争取各类农家书屋建设资金475万元,给城乡居民送上一道丰厚的“文化大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王继善 王晓) 近日,从市质监局传来消息,2012年,日照市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共受理话务信息6217件,涉及质监部门业务2769件,涉案货值196.45万元,处罚和挽回经济 ...[详细]
-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何晓磊)为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风险的能力,莒县圆满完成了2013年小麦保险投保工作,共落实承保面积52.77万亩,涉及20个乡镇,1168个行政村,2 ...[详细]
-
国家邮政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快递业务量的快速增长不仅反映了物流行业的高效运转,也折射出当下国内消费市场的活力与潜力。尤其是在广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周伟)1月22日,记者从市公路局获悉,2013年春节长假期间全国收费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时间确定,即2月9日零时起至15日24时结束,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届时,我市境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