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生物来造塑料,这两支科研团队真的做到了

  发布时间:2025-05-07 10:44:4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塑料制品几乎无处不在,塑料垃圾问题正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环境挑战之一。人类有没有可能研制出环境友好型塑料?本周,来自韩国科学技术院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两支研究团队,分别利用微生物创造了两种新型塑料 。

塑料制品几乎无处不在,用微研团塑料垃圾问题正成为当前最紧迫的生物环境挑战之一。

人类有没有可能研制出环境友好型塑料?造塑支科本周,来自韩国科学技术院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料两两支研究团队,分别利用微生物创造了两种新型塑料。用微研团

8月21日,生物韩国科学技术院在《生物技术趋势》(Trends in Biotechnology)发表论文Microbial production of an aromatic homopolyester,造塑支科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通过细菌发酵生产的料两新型热稳定性塑料,在性质上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相似。用微研团

利用细菌制造出热稳定性塑料。生物图片来源:Trends in Biotechnology。造塑支科

该研究首次实现了利用微生物合成完全由芳香族单体(具有芳香族侧链的料两单体)组成的聚合物,不仅具有可生物降解的用微研团特性、减少对环境的生物污染,还具备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造塑支科物理特性。

同样是利用微生物,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团队创造了一种“活”塑料,为新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研究团队通过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编辑并产生具备极端环境耐受能力的孢子,使其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分泌塑料降解酶;并通过塑料加工方法(高温、高压或有机溶剂)将孢子包埋在塑料基质中。

“活”塑料整体研究思路。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

为了验证系统的放大可能,研究团队还使用单螺杆挤出机进行了小规模工业化测试,制备了活体的PCL塑料。该塑料能够像传统塑料一样使用;在被破坏或被废弃的条件下,塑料中的孢子被激活并启动降解程序,完成塑料的完全降解。该研究成果8月21日刊发在《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题为Degradable living plastics programmed by engineered spores。

无论是利用细菌制造热稳定性塑料,还是通过微生物基因编辑创造的活体塑料,人类社会的绿色美好未来,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基础研究工作。

不过,这还只是第一步。比如,经过代谢途径和聚合酶的优化,前述韩国研究人员在6.6升的发酵罐中培养微生物,菌株的聚合物生产能力仅为12.3克/升。

  • Tag:

相关文章

  • 陈星成为教育部第四任新闻发言人

    陈星。资料图)短发,无框眼镜,黑色打底衫加灰色西装,2024年11月11日,陈星首次以教育部第四任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在发布会上公开亮相。“我是教育部新任发言人陈星,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在这句开场白后,
    2025-05-07
  • 无国界医生眼中的加沙:“这里糟糕到超出我们的想象”

    2024年1月25日,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一名巴勒斯坦男孩在以军轰炸过后的建筑废墟上眺望新华社/图)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持续向以色列境内发射数千枚火箭弹,之后巴以冲突升
    2025-05-07
  • 北京丰台一小区电动车棚起火,官方通报

    2024年2月25日10时13分,119指挥中心接到丰台区马家堡街道旭日嘉园小区乙10号楼北侧电动车棚起火的报警,迅速调派附近消防救援力量到场处置。10时26分明火被扑灭。经核实,现场为户外独立电动车
    2025-05-07
  •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教育的目标不是把人训练成做题家

    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把AI训练成做题家是科技的进步,把人训练成做题家是教育的落后。”2024年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全国人大代
    2025-05-07
  • 昔日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涉受贿,案件近日已开庭

    今日有消息指出“昔日明星基金经理蔡嵩松已获刑”引发市场关注。南财快讯记者注意到天眼查显示了一则开庭公告,2024年3月27日,蔡嵩松、曲泉儒、董博雄等涉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一
    2025-05-07
  • 日本东电宣布将于28日开始第四轮核污染水排放

    当地时间2月26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于28日开始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进行第四次排放。
    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