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家蚕是研究于黄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证实驯养历史,但其驯化起源地却长期悬而未定。家蚕来自西南大学的起源研究团队日前完成家蚕大规模种质资源基因组解析,绘就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河中并证实家蚕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下游相关研究成果已由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地区
家蚕生命周期各阶段,研究于黄呈现出丰富的证实表型多样性。 (受访者供图)
“野桑蚕是家蚕家蚕的祖先,在长期的起源驯化和饲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理特性的河中地方品种。”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介绍,下游目前家蚕起源于中国野桑蚕的地区观点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具体起源于我国什么地方依然存在争议,研究于黄特别是缺乏有力的生物学证据。
为此,代方银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历时4年,对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测序。这些蚕种质资源覆盖了世界“丝绸之路”各主要蚕区,包括47个野桑蚕、205个家蚕地方种、194个实用种和632个突变体,涵盖全世界家蚕代表性种质资源的90%以上。通过对其中的代表性资源进行单分子实时DNA测序,研究团队获得了广泛的家蚕遗传变异信息,绘制完成了首张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受访者供图)
“泛基因组图谱好比是家蚕的‘数字字典’,方便研究者像查字典一样探寻家蚕的表型和基因组密码。”代方银说,对泛基因组图谱的研究显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地方种分布在进化树上家蚕分支的基部,为家蚕最早起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学证据。此前在山西夏县出土的蚕茧等考古证据,也与这一结论相互佐证。
“除了证实家蚕起源地,这项研究还在突破家蚕育种瓶颈、推动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认为,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有助于极大提升育种优良基因的挖掘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分子育种手段可实现设计育种,推动家蚕育种优良基因挖掘进入快车道。
- ·高潮:在帕米尔高原书写青春答卷
- ·直通麦盖提|爱心义诊重阳节 真情援疆到红光
- ·日照将举办“迎高铁 提质量”旅游行业服务技能大赛
- ·东港区获评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
- ·学者批评民进党当局领导人“元旦讲话”:披着“民主”外衣 意在“倚外谋独”
- ·社保关系怎么转移?看这里了解一下!
- ·城事|从教35年 学校里的“暖男”老师
- ·电视剧《王牌主播》在日照开机
- ·莞台合作再添实践成果 水乡蓝龙虾培育基地落成启航
- ·我市对幸福公路建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 ·2018中国双绿工商领袖峰会在日照召开
- ·国家发改委到日照调研服务业创新发展情况
- ·形式创新、内容多样 走进各地“国家安全教育”课
- ·城事|粗心乘客遗失背包 好心司机拾金不昧
- ·日照地名故事|日照乡村地名漫谈
- ·独家评论|以产业融合激发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