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马两国打造地区新质生产力合作高地
中新社北京4月17日电 (冯玲玲)中国和马来西亚关于构建高水平战略性中马命运共同体的经济联合声明17日发布。双方同意共同致力于打造地区新质生产力合作高地,观察推进实施2024年签署的中马作高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进一步深化发展战略对接。两国力合
中马关系开启新的打造地区地“黄金50年”。1974年建交以来,新质经贸合作为中马关系注入动力,生产中国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经济马来西亚是观察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024年,中马作高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120.4亿美元,两国力合同比增长11.4%,打造地区地创历史新高。新质
此次联合声明中,生产双方高度评价两国贸易额在建交50年里实现近1000倍增长,经济将共同落实好经贸合作五年规划(2024-2028年),巩固经贸合作成果,扩大贸易规模。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前副议长、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会长翁诗杰接受中新社采访时指出,当前,马中合作有三大特点:一是对周边区域带动作用强;二是体现亚洲区域内产业链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三是人民币结算与互换在马来西亚有良好发展前景。
从传统合作看,农产品贸易在中马贸易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需求上升,马来西亚的榴莲等热带水果在中国大受欢迎。自去年8月马来西亚鲜食榴莲成功输华,相关贸易增长显著。比如开展榴莲对华出口20余年的顶好公司,订单大幅增加。现在,鲜食榴莲最快采摘后次日就能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
此外,马来西亚的白咖啡、山竹等特色产品,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进入中国家庭,中国的洛川苹果等水果也走上马来西亚民众餐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中马市场开放度进一步扩大,为传统贸易增长提供制度保障。
此次联合声明也提出,双方期待继续开展农业合作。除了传统的农业合作等领域,双方还提出,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蓝色经济、旅游经济四大重点领域,拓展未来经济合作。
近年来,中马两国共同拓展新质生产力合作,在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多领域合作方面均有新亮点。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崔凡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中马经贸合作正发生新变化。一是从传统领域转向新经济领域,过去,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集中在传统领域,如今双边经贸向高附加值领域升级。二是全球关键产业合作格局改变,两国在产业链中地位提升。崔凡指出,中马应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增强抗风险能力,保障产业链稳定安全,提升区域经济韧性。
翁诗杰也提出两方面观点。一方面,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首个十年,马中两国以传统基建项目为核心展开合作,涵盖港口、铁路等领域,为马来西亚工业化与互联互通奠定基础,如今共建“一带一路”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合作重点也需升级。另一方面,全球经济格局演变,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潜力巨大,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方向。(完)
(责任编辑:财经)
-
近期,“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成为两岸同胞热议的话题,岛内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热切盼望,在天气转暖之际,两岸关系也可实现融冰。遗憾的是,民进党当局并没有放缓谋“独”挑衅的步伐。近期有媒体 ...[详细]
-
记者 解友财)2月10日,2017年度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局长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6年的工作,安排部署2017年重点任务。会议要求,新的一年,全市水利系 ...[详细]
-
日照新闻网讯记者孟凡虎实习生许云锦)日前,记者从市住建局获悉,2016年,我市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66.11亿元,同比增长13.72%;建筑业增加值77.87亿元,同比增长1.32%;全市建筑业总体 ...[详细]
-
为期3天的“贺新春”大型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2月9日落下帷幕。据了解,春节后这一段时期,企业急需大量工人,求职者应聘也进入高峰,日照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洽谈活动呈现供需两旺现象,招聘展位众多 ...[详细]
-
读到一篇台湾退休警察写的文章,深为民进党统治下的台湾社会悲哀。 ...[详细]
-
日照新闻网讯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贾宗杰)新年刚过,从日照港集团传来消息,1月份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159.7万吨,平均每天完成吞吐量突破100万吨,创日照港月度吞吐量新高,实现港口生产首月开门红。装 ...[详细]
-
6月6日,记者从全市旅游行业创城暨文明旅游工作动员大会上获悉,我市印发《日照市2017年文明旅游行动实施方案》,通过文明引导出境旅游、推进境内文明旅游、加强重点人员教育培训、做好媒体宣传等内容,进一步 ...[详细]
-
因泰安路西首连接海曲路段污水管道进行施工,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和通行安全,即将对施工路段进行半封闭施工,本施工路段封闭时间为2017年6月10日——2017年7月5日。请过往车辆和行人减速慢行,注意交通 ...[详细]
-
春末夏初,万物生辉,澄城县智能温室大棚里樱桃映红枝头,蒲城县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华山景区登山步道游人如织……秦东大地一派勃勃生机。渭南是人口大市、农业大市,发展县域经济具有良好基础和条件。近 ...[详细]
-
2月3日,记者从市工商局获悉,2016年,我市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7万户,注册资本金)85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133.6%。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五位、第三位,同比分别提升8个、12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