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罪从无”应警惕“泛疑罪化”:访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

“疑罪从无”的应警疑罪院教关键在于如何判定“疑罪”。视觉中国图
山西运城女教师路亚丽被杀案发生时,惕泛恰逢全国法院系统推行“疑罪从无”,化访司法理念有所转变。清华
1997年,大学修订后的法学刑事诉讼法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明文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授张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建伟此外还规定“证据不足,疑罪从无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警疑罪院教,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惕泛指控的化访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有学者认为,清华“疑罪从无”原则就是大学由上述规定概括而来。
刑事司法领域的基本理念是“不枉不纵”,但在此之前的司法实践中,尤其是经过两次“严打”,作为一种司法理想的“不枉不纵”往往变形为“宁枉勿纵”——对于一些疑难案件,法院习惯于“从有”或“从轻”,而不是“从无”。
法律界普遍认为,“疑罪从无”原则的确立,彰显了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与进步,在我国人权保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不过,“疑罪从无”原则真正在审判层面得以落实,历经数年。
2003年8月,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上,最高人民法院时任院长肖扬强调,各级法院要提高司法效率,尽快清理超审限案件,并明确要求:“对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要坚决依法宣告无罪。”
北京律师张燕生当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肖扬的上述讲话“给法院突破‘宁可错判也不放过犯罪’观念吃了定心丸。”按张燕生的说法,2003年是她对“疑罪从无”感触最深的一年。
检察官出身的律师孟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那个时候开始,有数年时间,由于推行“疑罪从无”,法院对于刑事案件尤其是杀人案证明标准的把握有所提高,对于证据不是很充足的一些案件,司法机关往往倾向于放人。
随后,媒体陆续曝光了佘祥林、赵作海等案,一些冤假错案也得到纠正。之后数年,如何防范冤假错案成为司法改革主要工作,“疑罪从无”观念越发深入人心。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有领导公开提出“宁可错放,也不可错判”,在法律界引发争议。
事实上,在“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关于刑事司法应该如何平衡的争论,一直贯穿于中国司法改革之中。
2018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院长李玉华在其所写的《刑事审判人权保障40年:理念、制度与细节》一文中指出:“依法纠正错案成为我们彻底改变‘不枉不纵’观念的契机,‘宁纵勿枉’应运而生,疑罪从无在司法裁判中的阻碍日益减少,‘证据不足作出无罪判决’作为一项明规则取代了‘留有余地’的潜规则……‘宁纵勿枉’逐步取代‘不枉不纵’成为审判人员新时期的座右铭。”
2020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前副检察长朱孝清撰文《“不枉不纵”被“宁纵勿枉”取代了吗》,对李玉华的上述观点作出针锋相对的批驳,称“‘不错
相关文章
- 2022年7月,赣州新能源科技城内的昶洧汽车厂房,早已人去楼空。南方周末记者吴超/图2024年6月24日,昶洧汽车有限公司(Thunder Power Holdings Ltd,下称昶洧汽车)借壳SP2025-05-07
- “起诉状是一定要去法院拿吗?还是我可以上网下载了模版填好拿过去?”“起诉如果没有律师可以吗?”……在福建省连城县人民法院网上2025-05-07
- 日前,台风“尼伯特”带来强降雨,漳平溪南、象湖、吾祠、灵地、新桥等5个乡镇受灾严重,部分商店的食品药品被水浸泡。眼下,正值高温季节,浸泡过的食品药品容易污染变质,为防止变质食品2025-05-07
- 19日中午,市委书记李德金在古田会见前来参加“重走长征路”采风活动的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白庚胜右三)和中国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高洪波左二)一行如图)。李德金对参加&ld2025-05-07
- 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12月4日23时许,位于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洲石路的深江铁路5标段施工现场突发地面坍塌。截至5日10时,造成13名作业人员失联。接报后,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立即作出部署,在指2025-05-07
- 几天前,龙岩有30多人到龙岩市人民医院和龙岩市第一医院就诊,疑似吃了永辉超市熟食区的鹌鹑蛋后,导致食物中毒,目前情况仍在调查中本报7月26日报道)。而即日起,龙岩将保持高压态势,集中在龙岩范围内开展卤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