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亿院士:我为什么反对集中供冷
舜玉花园小区是江亿集中济南较早采用类似集中供冷的居民小区,但仍有不少居民自行安装空调。院士(南方周末记者 宋炳晨/图)
2022年夏天,反对济南将集中供冷这一鲜有关注的供冷模式拉到了聚光灯下,引发热议(具体参见2022年8月18日《南方周末》报道《不开空调就能26℃?江亿集中 济南“集中供冷”探访》《集中供冷“飞入寻常百姓家”有多难?》)。
集中供冷,院士以及早已在北方实行几十年的反对集中供暖,都属于区域能源系统,供冷其背后隐含的江亿集中是节能减碳以及建筑节能路径的讨论。在能源短缺的院士当下和“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建筑节能身上的反对担子越来越重——我国建筑耗能占全社会总能耗的20%以上,建筑已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供冷三大“耗能大户”之一。
不过,江亿集中业界针对区域能源系统利弊的院士争议已久。中国工程院院士、反对清华大学教授江亿在该领域研究多年,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对集中供冷表达过反对意见,他即认为,集中供暖“仅有一利”,但集中供冷、冷热同供均存 在资源浪费。
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江亿院士指出,未来建筑节能在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保持中华民族节俭的美德,继续保持养成的绿色使用模式。
供冷与供热不一样
南方周末:几年前,你就集中供冷这个话题接受过采访,当时你是持反对意见的,如今的态度有无变化?
江亿:我依旧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而且走到哪里都是这个观点。2000年,我应邀到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多地与热力公司研讨,当时他们跟我说,日本在搞集中供冷,我跟他们举行了三场辩论,一开始他们举了许多优点,到最后花了一个星期双方达成共识,集中供冷只有一个优点:日本缺少足够的工程师管理制冷设备,集中便于管理。
南方周末:我注意到,你也做了不少集中供热研究,为什么集中供热你是支持的?
江亿:北方集中供热,能耗高、损失大、投资大,问题很多,但为什么还要做呢?这是因为“有一利”。因为供热需要烧煤,只有越大的锅炉才越干净、越好管理。
现在一些地方想要“煤改气”,用天然气供热,就有人想直接将煤锅炉改成燃气锅炉,我认为这极其不对——天然气应该是分散的,让大家自己烧就可以了。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2005年前后,北京回龙观小区开始分户用天然气壁挂炉供热,用户可以调节温度,我们入户测温、调查住户的感受。结果发现,壁挂炉用户家里平均18-19度时,用户就觉得很舒服,而集中供热用户
(责任编辑:生活)
- 关注个人破产、促进“人水和谐”:来自法律界的两会声音
- 厦门海关销毁30万件罚没化妆品
- 坐公交难辨哪路车 厦门盲人召唤“引路人”帮“盲”
- 在厦门海达码头开“黑车”拉游客 男子被处行政拘留7日
- 杉杉股份陷控制权争夺战,关键话事人现身
- 历经6个月 36位铁道老兵与烈士家属再相聚:长得像大哥!
- 厦门老人讲述三张贺年明信片的故事
- 冷空气今日抵厦 今起会快速降温请市民注意添衣
- 上诉人吴亦凡强奸、聚众淫乱案二审开庭,将择期宣判
- 厦门市气象台每天都接到“风力几级”问询
- 厦门百岁寿星的人生传奇:95岁时 她还能跑着赶公交
- 打开这份攻略来厦门旅游不用愁 厦门优质旅游线路“露脸”
- 欧洲的鸟类为什么大规模减少?
- 酒后飞起一脚踹向警用摩托车 男子被行政拘留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