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廓镇:合作社里乐淘金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王海凤 田洪伟)“一斤40元,碑廓一天下来就能挣160元”,镇合作社在碑廓镇最大的淘金“妇”字号基地——浏园茶叶合作社,50多名妇女幸福洋溢,碑廓指尖飞快而忙碌。镇合作社“虽然采茶比较辛苦,淘金但走出家门就能有活干,碑廓还像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镇合作社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里……”说话间,淘金丁家庄村村民李大姐的碑廓双手始终没有停下。
近年来,镇合作社为充分发挥名茶资源优势,淘金突出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碑廓碑廓镇依托满枝绿、镇合作社浏园茶叶、淘金东山云清等国家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占地3060亩大台岭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发展了丁家庄、向阳等2个千亩茶叶生产基地,把茶业发展成富民工程,有效推动了碑廓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群众的富民增收。目前,全镇共有20多家规范化茶叶合作社,辐射42个村,带动了3600多名妇女就业,人均增收4000余元。
妇建强基础。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茶叶炒制、有机肥制作等等,都需要发挥妇女劳动力心细手巧的优势,最多的时候,一个茶业基地能有100多名妇女在同时劳作。为进一步发挥巾帼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该镇还在浏园茶叶合作社基地申请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试点,由熟悉茶叶生产加工的机关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并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原则,同步设立了合作社妇代会,由带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热心为妇女服务的同志任成员,并成立巾帼采茶队一支,夯实了组织基础。据悉,全镇的茶叶合作社已吸引100多名农村妇女加入合作社妇代会。
技术出效益。为了能及时解决基地茶叶生产管理和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该镇专门聘请专、兼职的农业技术专家,定期开展茶叶技术培训活动,将科技知识送到基地、送进茶园。今年以来,全镇在茶地共开设培训班6期,发放明白纸近2000份,基地妇女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有10人获初级以上农业技术职称。通过实地培训,使产品效益直接提高了20%,浏园茶叶合作社更以其顶尖的茶叶生产技术,在第九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一等奖,茶叶以每斤6000元的价格,远销北京、上海等国家化大都市。
制度见成效。扎实推行“三会二公一评”的民主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党支部职责和妇代会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严格按程序开展合作社工作,对于入社、退社、财务管理、妇代会成员选举等重大事项召开相关层面的会议,搞好公示、上报,通过规范的工作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基地与会员统一签订茶园生产资料供应和鲜叶收购合同,构建了“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茶叶生产经营新模式,形成了一个产前、产中、产后的完整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基地的经营效益和妇会员的经济效益,每天近百元的收入让她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
近年来,镇合作社为充分发挥名茶资源优势,淘金突出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碑廓碑廓镇依托满枝绿、镇合作社浏园茶叶、淘金东山云清等国家级规范化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占地3060亩大台岭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发展了丁家庄、向阳等2个千亩茶叶生产基地,把茶业发展成富民工程,有效推动了碑廓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了群众的富民增收。目前,全镇共有20多家规范化茶叶合作社,辐射42个村,带动了3600多名妇女就业,人均增收4000余元。
妇建强基础。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茶叶炒制、有机肥制作等等,都需要发挥妇女劳动力心细手巧的优势,最多的时候,一个茶业基地能有100多名妇女在同时劳作。为进一步发挥巾帼科技示范带动作用,该镇还在浏园茶叶合作社基地申请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试点,由熟悉茶叶生产加工的机关干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并按照“党建带妇建”的原则,同步设立了合作社妇代会,由带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热心为妇女服务的同志任成员,并成立巾帼采茶队一支,夯实了组织基础。据悉,全镇的茶叶合作社已吸引100多名农村妇女加入合作社妇代会。
技术出效益。为了能及时解决基地茶叶生产管理和加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该镇专门聘请专、兼职的农业技术专家,定期开展茶叶技术培训活动,将科技知识送到基地、送进茶园。今年以来,全镇在茶地共开设培训班6期,发放明白纸近2000份,基地妇女的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有10人获初级以上农业技术职称。通过实地培训,使产品效益直接提高了20%,浏园茶叶合作社更以其顶尖的茶叶生产技术,在第九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一等奖,茶叶以每斤6000元的价格,远销北京、上海等国家化大都市。
制度见成效。扎实推行“三会二公一评”的民主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合作社章程、党支部职责和妇代会工作职责等相关制度,严格按程序开展合作社工作,对于入社、退社、财务管理、妇代会成员选举等重大事项召开相关层面的会议,搞好公示、上报,通过规范的工作提高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基地与会员统一签订茶园生产资料供应和鲜叶收购合同,构建了“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茶叶生产经营新模式,形成了一个产前、产中、产后的完整服务体系,大大提高了基地的经营效益和妇会员的经济效益,每天近百元的收入让她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
(责任编辑:社会)
推荐文章
-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席恺 通讯员 蔡彦婷)29日,厦门普降暴雨,各区出现不同程度灾情。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旱涝急转出现的汛情、险情、灾情,据统计,强降雨期间,共转移人员418 ...[详细]
-
俩闺女俩儿子闹上法庭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如果一穷二白的你突然有了巨款,你会怎么样?东港区陈疃镇就有这样一个家庭—— 范大娘今年已是91岁高龄,共育有三儿两女。 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2月29日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6月22日至24日,省双拥模范城(县)考评组一行来我市,对东港、五莲进行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年度考评。副市长马先侠,日照军分区政治部主任郝树东出席反馈会。 省考评检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6岁前是发现潜能的最佳时期!”6月22日上午,由东港区妇联主办的《父母能带给孩子什么》专题讲座如期举行。 来自台湾社会教育协会理事、首席讲师黄国显 ...[详细]
-
海峡网9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 陶小莫/漫画)“十一长假”即将来临,昨日,厦门市反诈骗中心结合去年国庆长假的诈骗警情数据以及近期典型案例,提醒市民群众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今年,市建管局将加强和规范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的建设,计划全年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90处。截至目前,已创建35处,推进了日照市建筑业的平稳快速发展。这是6月25日,记者从市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 通讯员 赵秋玉)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职工书屋180个。其中,“全省百佳职工书屋示范点”4个,“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0个,“全国优秀职工书屋示范点”1个。近年来,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源)6月21日,由市文联主办的“体验民间文艺、共享传统文化”——— 传统艺术进校园启动仪式暨文艺志愿行动在日照第三实验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是我市文艺工作者参与社会实践、弘扬传统文化、奉 ...[详细]
-
-厦门强力巨彩LED显示屏产业园加紧施工,预计2020年全部建成-达产后将成为智能制造的示范企业,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厦门强力巨彩LED显示屏产业园效果图。(供图/强力巨彩)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记者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通讯员 莫修民) 6月17日上午,市新营小学举行了首期小学生“道德讲堂”活动,本次“道德讲堂”主题为“传递爱心 点燃梦想”,该校师生参加了活动。 此次活动共有八个环节,分别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