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乐”消费旺季还得等一两周
[探索] 时间:2025-05-02 22:20:39 来源:昆仑地方特辑 作者:金融 点击:153次
人来的渔家乐多 钱来的少
本报记者 张磊 邢慧
■商家:“游客不吃、不喝、消费不捎、旺季不买”
安女士是等两陈家村人,12年前和丈夫开始在海边经营海产品生意。渔家乐先是消费在森林公园,后来在任家台附近,旺季7年前搬到乔家墩子。等两
她笑着说,渔家乐12年来,消费她也算是旺季见证了日照旅游业的发展。
7月10日上午,等两记者走访调查时,渔家乐安女士的消费摊子前很少有人驻足停留,即使偶尔有人停下,旺季询问一下价格后很快就离开了。安女士的丈夫躺在摊子里面的小床上,正和女儿看着电视。
“就是这样,问的人多买的人少!”安女士介绍,按照往年的情况,这时候正是“下货”的时候,因为已经进入旅游旺季,大批外地游客涌入日照,相应的海产品的销量也会增加。
可今年销量却迟迟上不去。“生意最好的是2009年,每天都在三、四千元左右。”安女士说,今年从6月15号开始,海边游客逐渐增多,可这快一个月过去了,销量最多的一天还不到两千元。
“每天也就五六百元。”这是安女士给出的平均销售额。从2009年巅峰,到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减少三分之一。
安女士的海产品摊子长约7米,租金就要2万多元,她说,不知道过一段行情会不会有所好转。“我这算好的,上星期六有的摊才挣了100元!”
按照惯例,每周周三、周六两天前来旅游的人最多,没成想,竟有人会卖出100元的惨烈“战绩”。“不吃、不喝、不捎、不买!”这是安女士总结的今年游客的消费心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几家海鲜大排档和工艺品商家,不少商家表示,今年销售额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游客的消费热情不高。
(责任编辑:民政)
相关内容
- 悲观也会“成瘾”!老母亲经常消极抱怨,儿女们听后感到抑郁
- 厦门上周共接报218起警情 认清骗子套路市民注意防范
- 中国厦航一客机在菲律宾马尼拉机场降落时偏出跑道
- 厦门市反诈骗中心:15天假客服骗了81人120万
- 厦门首个“对角斑马线”开启试用 市民赞“省时方便”
- 厦门一大妈太迷信,一句话“算走”大龄儿子心仪女孩
- 厦鼓航线渡船轮机员50℃高温下工作 守护船舶“心脏”
- 厦门岛内外多个充电站 存在配套不足、标识不明等问题
- 电影《快把我哥带走》主创来厦 张子枫大赞厦门美景
- 1—7月厦门市进口消费品91亿元 增长近两成
- 厦门海沧湾一退伍军人救人后体力不支溺水 现已脱离危险
- 同安一中教师康良溪成为全国“寻找最美教师”候选人
- 6万元是流产费用还是借款?男子状告“亲密朋友”讨账
- 黄金再现暴跌行情 这次大妈们不敢冲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