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被取消的“综合素质评价加分”:尴尬与困境丨议教!

被取消的“综合素质评价加分”:尴尬与困境丨议教

时间:2025-05-08 02:26:15 来源:昆仑地方特辑 作者:股票 阅读:681次

2022年7月11日,综合上海中考复旦初级中学考点,素质考生进入考场。加分教 (视觉中国/图)

日前媒体报道,尴尬丨议杭州中考取消权重为5%的困境综合素质评价“加分”,引来各方叫好。综合其实准确地讲,素质杭州不是加分教取消综合素质评价,而是尴尬丨议把综合素质评价从录取时的关键变量,变成前置及格条件,困境即没有通过综合素质评价,综合则没有资格参加后续招生录取。素质显然,加分教这一调整在普通人看来就是尴尬丨议取消了。哪个学校敢让孩子们没有资格参加中考呢?困境综合素质评价在中考录取中的“实际价值”归零了。

加分项目不断缩减

中考“取消综合素质加分”,让我想起了一件事。2022年9月,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这十年高考改革取得的成绩,其中一项受到高度关注的是“取消高考加分”相关政策。

显然,社会公众高度关心高考的公平公正问题。而加分政策的演变,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综合素质评价与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改革的艰难。

加分政策,在我看来,就是中国式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1977年恢复高考,从不看分数直接回到只看分数,相关部门很清楚这种唯分数的录取制度有所不足,对学生的评价不全面,于是在1983年出台了保送生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渐演化诞生了加分政策。既然仅看文化课分数不合理、不全面,那么就把你的特长、荣誉,以及涉及社会均衡问题的各种特殊身份,比如二级运动员、科技奖项、奥赛、见义勇为等等,通通折算为具体的加分,以增强评价的全面性。最初加分项目是叠加制,也就是说,一个考生可以有多项加分,这对高考成绩的评价影响是比较大的。最高峰时,可加分的各种具体子项目多达三十余个。

按说这是

(责任编辑:民政)

相关内容
  • 广东成肠癌高发地:都是湿热惹的祸?|癌说5分钟
  • 想到一天能帮这么多人 民警心里都觉得暖暖的
  • 吕慧验有一双“慧眼” 她的一天,病人络绎不绝
  • 一房二“主”到底该归谁
  • “温饱大于科研”?加州大学爆发“学术大罢工”
  • 城市建设亮点“遍地开花” 看各区县今年如何“变脸”
  • “十大边防卫士”受奖
  • 团市委发出“青春正能量”志愿服务倡议
推荐内容
  • 金与正发表谈话谴责美韩
  • 特警的每一天都是“雷锋日”
  • 日照严管野外火源防控森林火灾
  • 打车丢失物品 责任谁来承担
  • 高收益,流动性好,还安全?“马甲理财”流行意味着什么
  • 厂区惊现“双胞胎”货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