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县城体制内的她们:除了催婚,还有呢?

据学者观察,还有呢县域体制内80后、县城90后出现性别比失衡,体制女大学生回到县城的催婚比率高于男大学生。(视觉中国 图)
2023年,还有呢东北某985高校硕士生林雯在吉林省县级市M市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县城田野调查,完成关于女性硕士群体返回县域体制内职业选择的体制毕业论文。她研二时,谈到未来的就业计划,身边很多同学说,打算回老家。
这让她有些疑惑,“我们读书读了那么多年,回家会不会辜负当时的努力?我们在外已经接受了这么先进的教育,回家能否适应当地的各种环境?”林雯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M市邻近东北边疆口岸,盛产人参、五味子、山葡萄。在调研时,根据该市市委组织部向林雯提供的人员信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回到M市就业的女性硕士总体人数为72人,她们出生于此或随配偶来此就业,都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其中,最年长的出生于1982年,最年轻的出生于1997年。
在2007-2011年间,回到M市就业的女硕士人数为11人,2012-2016年间为26人,2017-2022年则为35人,呈比例式增长;其中,农村户籍偏多,90后占比更高,有26人毕业于985、211高校,40余人毕业于省属重点高校。
这些女性回乡,除了缘于对故土的依恋情结,还因为近年来人才引进政策向县域社会的不断倾斜。以M市为例,部分岗位硕士学历可以免去竞争最激烈的笔试,通过面试即可获得事业编制,享受相应福利待遇。
一位受访者向林雯表示,自己准备就业时,已经想好要回家乡体制内工作。但正常国考、省考竞争大,她备考的时间不多,后来通过亲戚的信息,通过人才引进政策回流。
在林雯看来,硕士学历的女性返回县域体制内就业的原因是多重的:大城市房价高企、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人不愿承受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等等。一位受访者觉得,回到父母身边,“家里人多多少少能帮点忙”。
据江西财经大学教授欧阳静观察,县域体制内80后、90后出现性别比失衡,女大学生回到县城的比率高于男大学生,主要源于家庭对男孩和女孩的预期和定位不同。家长根据传统观念认为,男生应该出外闯,女孩就要安稳,最好在父母身边。
对于二本、大专等普通学历的女性而言,回到县域的体制内则是更实际的选择,也更可能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县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密集的地带,对于女性而言,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更为明显。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回到县城,会面临哪些冲突?她们又将如何应对?
回到小地方
回家考公前,李明雨在昆明“游荡”过两年。
她是云南人,本科毕业于昆明一所财经类院校的法学专业。考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生是李明雨的梦想,但那两年是灰色的时光,除了考研本身的难度,更难的是心态
相关文章
- 2012年12月20日上午,云南省高院开庭审理“湄公河惨案”。公安部禁毒局原局长刘跃进曾任“湄公河惨案”专案组组长,刘跃进在2024年落马。图片来源:《昆明日报》)2024年3月20日,中纪委官网宣布2025-05-07
- 本报讯记者 周伟 实习生 王玺)春节到来之际,我市在全市城乡启动开展了以“四暖行动”为内容的“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整个活动将持续至2月底。 “常回家看看·暖春行动”号召广大市民利用2025-05-07
-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徐锡波 王阳)关怀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是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的重要体现。五莲法院从推行便民、利民、亲民举措入手,创新完善各项工作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保障民生。 完善2025-05-07
- 本报记者 李刚业 刘贤利是东港区润芽茶叶专业合作社的领头羊,去年在刘贤利的带来下,合作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茶农也鼓起了腰包。“2012年,合作社生产的茶叶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年销售茶叶突破3万2025-05-07
- 2022年7月,赣州新能源科技城内的昶洧汽车厂房,早已人去楼空。南方周末记者吴超/图2024年6月24日,昶洧汽车有限公司(Thunder Power Holdings Ltd,下称昶洧汽车)借壳SP2025-05-07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邓洪伟)近日,日照街道根据中央、省、市、区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认真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专项行动。 遵规守纪,严格执行。各管区、村(社区)、机关各站所、部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