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台湾新住民女性三十年:消失的“大陆新娘”“越南媳妇” 与“女移工”

台湾新住民女性三十年:消失的“大陆新娘”“越南媳妇” 与“女移工”

2025-05-08 07:03:44 [生活] 来源:昆仑地方特辑

2021年11月9日,大陆新娘一场在台百名陆配回娘家活动在桂林举办。台湾(图文无关)。新住性年消失 (新华社记者 胡佳丽/图)

“越南人中秋提灯笼,民女彰化人中秋吃烤肉。南媳”

来自越南的妇女瑞秋,永远无法忘记26年前的移工那个中秋,她只身一人坐飞机到台湾成亲。大陆新娘夫家的台湾几个亲戚开着自家的面包车来接机。车里男人们讨论着晚上的新住性年消失烤肉大餐,闷热的民女车厢让她有些透不过气。

白色的南媳面包车在机场高速飞驰,瑞秋望向窗外大片大片的妇女荒地,曾不止一次觉得自己被骗婚了。移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新娘有一大批像瑞秋一样,来自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国家的婚姻移民和劳工移民搬迁到台湾地区,其中,九成多的婚姻移民为女性。这些姐妹成为了支撑台湾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股新力量。

三十年间,为生活奋力打拼的她们,曾被冠以各种标签。但最终,“新住民女性”的名字将她们聚在一起,让她们努力被社会看见。

在教到新住民议题时,台湾世新大学教授夏晓鹃常常会在课上画一张大大的阴阳两极图,然后告诉学生:“我们同在一个圆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凝视彼此的焦点应该在于看到我与他人的‘关联’,而不是‘差异’。”

疏离于时代的“异乡人”

“大陆妹、大陆新娘、外省人、外籍新娘、新住民……”王玲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细数着她从泉州老家嫁到台北后,被冠以的一个个标签,就好像在述说一段并不光彩的历史。

她今年48岁,是上世纪90年代嫁到台湾的数万名大陆人中的一员。

1998年到台湾后,王玲就一直住在这个60来平方米的居民楼里。居民楼前密密麻麻停着的摩托车,阿公阿嬷的花花草草,以及写着大陆台湾各个地名的小吃车,挤占着人们通行的空间。

30年前,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忙于进行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遭遇了人口问题的冲击。

1993年,台湾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7%,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同年,台湾地区的生育更替水平却不到1.7,也就是说,平均一对夫妻只有1.7个子女。加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催生了巨大的劳工缺口,台湾社会面临着棘手的人口转型危机。

至此,人口问题成为困扰台湾地区社会发展的长期难题。2021年,台湾地区人口普查分析报告显示,台湾地区工作年龄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而老龄人口则快速增加至367.1万人,占台湾地区所有人口的15.9%。台湾地区正加速进入“高龄社会”阶段。

劳动力市场的缺口和较低的生育率,催促着台湾地区当局向低技术劳工和外籍婚姻敞开大门。相对较高的薪水和对现代化城市生活的想象,让当时的台湾,成了炙手可热的人口流动目的地。

根据台湾统计部门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大陆籍的配偶人数为35万余人,其中九成多为女性。这一数据的增速曾在2003年达到峰值。2003年,大陆配偶在台结婚登记达到3.4万多件,占当年所有婚姻登记的五分之一。

同样奔赴台湾的,还有大量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移民。

出生在越南南部保禄市的瑞秋,是在1997年中秋节那天嫁到台湾彰化的。19岁的她在越南能读会写,临行前还在帮着打理家中的服装作坊。

在那时,越南女性的心中,台湾男生就是“好丈夫”的代名词:贴心、顾家,很少会酗酒、打老婆。

“我出生在一个特别重男轻女的地方。”瑞秋对南方周末说,“当时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逃离那里,逃离我妈妈,越远越好,越早越好。”

或许这些迁来台湾

(责任编辑:国际)

推荐文章
  • 易趣网,远去的电商王者

    易趣网,远去的电商王者 从2002年被eBay收购开始,易趣就走上了水土不服的下坡路。 视觉中国/图)“爱上eBay易趣,生活多倍乐趣。”这曾是电商平台易趣在电视上来回滚动的宣传语,不少早期网购用户耳熟能详。新一代消费者可能 ...[详细]
  • 山西吕梁旅游考察团来日照采风踩线

    山西吕梁旅游考察团来日照采风踩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日照与山西省吕梁市签署的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日照吕梁旅游宣传营销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两地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在市旅发委积极推动下,12月1日—3日,吕梁市旅游业考察团旅行商及 ...[详细]
  • 注意啦!日照重拳整治这些交通违法行为

    注意啦!日照重拳整治这些交通违法行为 为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提升文明交通水平,市公安交警支队自即日起,对以下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治理:1.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违法重点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未按规定悬挂或者喷涂警示标志、闯禁区、超载、超速 ...[详细]
  • 引领创新型城市建设|用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引领创新型城市建设|用创新驱动赋能高质量发展 ——专访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杜江涛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曲亚平 通讯员 王祝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进军号已吹响,如今,讲创新、拼创新、比创新在全市蔚然成风。让创新成为城市最靓名片和最强引擎,日照蹄 ...[详细]
  • 供需两旺!我国假日旅游消费热度再创新高

    供需两旺!我国假日旅游消费热度再创新高 新华社上海5月7日电记者陈爱平)这个“五一”假期,我国旅游消费热度再创新高。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 ...[详细]
  • 美丽乡村记者行|龙山镇以产业培育推动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记者行|龙山镇以产业培育推动乡村振兴 11月28日,记者走进莒县龙山镇,干净整洁的公路,整齐划一的围栏,鳞次栉比的新农村,洁白的墙壁、干净的院落和群众脸上洋溢的幸福微笑,种种这些都向人们展示着龙山镇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农 ...[详细]
  • 日照大力推行交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日照大力推行交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 12月11日,记者从市公安交警支队获悉,为深入推进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升车驾管工作的服务质量,提高群众满意度,市车管所将继续大力推行交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据了解,“网上办、掌上办 ...[详细]
  • 日照80位乡村旅游讲解员集中充电

    日照80位乡村旅游讲解员集中充电 主流日照讯 11月30日—12月1日,全市乡村旅游讲解员素质提升培训班成功举办。来自全市部分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精品采摘园讲解员代表80余人参加。日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讲解员是旅 ...[详细]
  • “红树林之城”的超级造林计划

    “红树林之城”的超级造林计划 湛江霞山观海长廊人行步道边,红树林上的白鹭嘤鸣。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靠海讨生活的人,没有不认识红树林的。62岁的林维肤色黝黑,几乎与脚下的土石堤融为一体。背靠北部湾,沙脚村长年受强劲的西南季风影响 ...[详细]
  • 沈海高速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情况说明

    沈海高速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情况说明 11月20日下午14时左右,在沈海高速706公里处发生交通事故,一辆驶往青岛方向的轿车追尾一辆丙酮运输罐车,造成部分丙酮泄漏,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后,东港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河山镇、香河街道、安监、消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