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秩序与中美关系:阎学通“激辩”米尔斯海默
五年后,激辩美国现实主义理论大师、全球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再次来华。秩序中美
77岁的关系米尔斯海默在三日内陆续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演讲,阎学讲座一位难求。通米
近十年来,海默米尔斯海默在各大场合用“进攻性现实主义”推演“中国将成为美国的激辩威胁”,他的全球大国竞争逻辑,写在其2001年的秩序中美著作《大国政治的悲剧》中。
他简洁、关系冷峻的阎学理论在中国赢得大量追捧者。人大讲座后,通米米尔斯海默的海默签书、合照环节超过半个小时;清华的激辩讲座报名人数超过4000人,会后,因签名人数过多,米尔斯海默一度被工作人员护送离场。
米尔斯海默反对伊拉克战争,也反对美国的北约东扩行为,曾在多个场合批判、反对美国对外扩张和外交策略。2022年乌克兰危机后,米尔斯海默在接受采访时,批评北约东扩引发了俄乌冲突。美国人嘲讽其“俄军的不知名辩护者”。
他的直言不讳也使其被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
2007年,米尔斯海默与史蒂夫·瓦特(Steve Watt)共同撰写的《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外交政策》直接批判了美国中东政策强烈受到国内游说团体的影响。随着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米尔斯海默及其论著再次被美国主流舆论声讨、谴责。
2024年10月11日下午,米尔斯海默与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就“全球秩序与中美关系”对谈。这是继2013年、2019年二人对谈后的第三次交锋。
米尔斯海默率先亮明“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核心:在无最高权威的国际体系中,一国无法预测他国意图,为了生存,必须最大限度发挥你的权力,成为地区霸主。“中美间正在发生激烈的安全竞争,没有消失迹象。未来的竞争将会集中在尖端科技领域。”米尔斯海默希望,中美竞争可避免成为一场热战。
阎学通则提到,全球秩序的新趋势是逆全球化,因为民粹主义领导人,将国内潜在的社会经济问题归咎于全球化。“中美竞争不在于谁能生存下去,而在于谁能更有力地塑造全球秩序。”阎学通说。
以下对谈内容由南方周末记者编译整理:
米尔斯海默:“中美竞争在未来会加剧”
这是我和阎教授的第三次对谈,我们会谈论对国际政治运作方式的观点异同。
我的基本观点是,国际政治的一切,都关于权力竞争及其规则。大国在意权力平衡(balance of power,又称均势),这是大国在国际体系中生存的最佳方式。
生存是任何国家的首要目标,不生存就无法追求其他目标。第一,国际体系中没有更高的权威机构(authority),没有守夜人,没有最终的仲裁者。
在国际体系中,强国的实力(capacities)可以预测,但强国的意图(intention)无法判断。在冷战期间,我在美国空军情报部门工作,负责预测苏联威胁。我们可以确定苏联的(军事)实力,但很难把握它的意图。你无法进入苏联领导人的大脑里。
若你认为很容易弄清楚一个国家的意图,我的必杀技(trump card)便是,你肯定无法弄清楚未来,你无法预测10年或15年后美国、中国的意图是什么。
对强国意图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某些事情将对国际体系产生极大影响。若一强国对你有恶意,并向你走来,你寻找一个更高的权威来拯救你时,没人在那里,你就输了。小时候母亲曾对我说,自助者天助之(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在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中国家也需要自助。
为了在一个没有更高权威机构的国际体系中生存,你无法预测其他国家的意图,你要变得非常强大,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权力,成为地区霸主。
更具体
(责任编辑:科普)
-
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手段。 图为2025年4月6日的杭州西湖景区。视觉中国|供图)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社会再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经过连续二十多年的高投资,我国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投资品和消费品 ...[详细]
-
1月30日下午15:30,日照日报社日照新闻网将邀请东港区人民医院理疗科主任高曰江,做客日照新闻网名医面对面栏目,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与预防,与网友在线交流。欢迎广大网友登陆日照新闻网我爱日照论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刘江雪)春节将至,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大风天气增多,我市森林防火形势依然严峻。1月30日,记者自市林业局了解到,我市已就春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力争节日期间“零火情”。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张磊) 2月1日,记者从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完成持证餐饮单位的量化分级和公示管理。启动“厨房亮化”工程,优先在市级以上示范单位推广,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监督透 ...[详细]
-
2025年4月21日,河南省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国家开发银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李吉平受贿案,对被告人李吉平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百万元;对其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予以追 ...[详细]
-
本报记者 蒋月阳 “晨刊购物团”昨日开张以来,截至下午5点,电话报名“团”鲜花的市民超过30人。 市民的热情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晨刊购物团”的“新年礼包”再添加新内容——如果有想买苦荞茶或新年换眼镜 ...[详细]
-
本报记者 蒋月阳 ■今年新年怎么过?健身房里找快乐! 除了备年货、穿新衣这些大家早已“习以为常”的过年方式外,一家人趁着新年假期到健身房中放松下神经,做做汗蒸放松下紧张的心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蒋月阳 通讯员 王朝阳) 1月22日,苏家村小学五年级学生课间围坐在炉子旁做游戏,教室里温暖如春。 “今年教室暖和了,课桌椅也都变成新的了,今年实现了好多梦想。”王雯丽同学高兴地说。 ...[详细]
-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2日,韩国首尔,工会组织的示威者在市政厅外参加抗议活动,展示了尹锡悦的人偶,要求其辞职。(视觉中国/图)2024年12月18日,是尹锡悦的生日。1960年出生的他,刚满64岁 ...[详细]
-
八类业务“一站式”服务 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 王大鹏)至少跑2天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仅用90分钟完成。1月29日,记者在莒县跟踪了一起两车刮擦的交通事故,因当事人双方协商不成,交警介入现场勘查,并引导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