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换脸、大数据杀熟怎么办?应对算法侵权,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支招

2023年6月,据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熟办算法(视觉中国/图)
在打车出行、应对酒店预订时,侵权全国老用户支付的政协招价格比新用户还高,遭遇大数据“杀熟”;根本不感兴趣的连玉商品在误点以后,频繁出现在推荐界面,明支被精准营销;在地铁上拍摄的换脸日常照片被人用AI技术“一键脱衣”;没有任何添加关注操作的情况下,读书软件自动添加了社交好友……算法侵权正以多种意想不到的大数方式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产业与治理课题组根据算法侵权相关关键词,据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熟办算法北大法宝数据库、应对杭州互联网法院、侵权全国广州互联网法院官网上搜集整理出的24件中国算法侵权案件中(时间跨度为2009年-2022年),2020年后有21件,占比87.5%。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认为,由于算法黑箱或技术不透明性,算法侵权与传统的侵害行为相比,其因果进程更加冗长、复杂、不透明。同时,算法应用主体往往具有资本优势、权力优势和技术优势,单独的个体进行维权时普遍遭遇举证难、认定难和追责难等现实困境。
2024年全国两会上,连玉明带来算法侵权相关提案,建议将算法侵权领域纳入公益诉讼法定范畴,构建以人民检察院为主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算法侵权公益诉讼多元主体模式,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检察公益诉讼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4个法定领域拓展为“4+N”的履职格局,英雄烈士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领域也不断纳入其中。
2023年6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检察院就曾对一起利用“AI换脸”技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该检察院认为“AI换脸”技术的滥用,不仅侵害个人的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更侵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以外,有必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对该类侵犯公民个人信
相关文章
- 前段时间,我们发起了一个征集:“2023年你最难忘的一张照片”,收到很多读者的反馈。站在2024年的路口,再回望过去那些动心返辙的瞬间,似乎更懂生活的起起伏伏。与影像同来的还有许多故事,关于抉择、勇气2025-05-07
- 富马利医生左)看着一位腹部高高隆起的女病人,中为夏马大医生,右为中国的女医生罗秀云,摄于1914年陈安薇说她出生后经过的第一道门是柔济医院妇产房的大门,那是一间三层高的砖房,至今仍矗立在这间历史悠久的2025-05-07
- 国内现有企业5826.8万户,民营企业占比超过90%。图文无关。视觉中国/图两会期间,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工作备受各方关注。2024年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民2025-05-07
- 四川绵阳,红外摄像机拍摄的野生大熊猫。视觉中国/图“白塑料”“xy”指的是什么?这是象牙的暗语,xy是象牙拼音首字母。如果暗语也容易暴露,那就只放一张图片,附上“懂的都懂”几个字,再留下联系方式;论坛2025-05-07
- 《意见》提出17条金融支持措施,重点解决大城市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视觉中国/图2024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推动“2025-05-07
- 2023年上半年,RIO营收仍增长68%,净利润增长113%。图片来源:RIO官网一则公告,让百润股份市值一日蒸发超22亿元。2024年2月27日晚间,上海百润投资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568.S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