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民政 >>正文
穿插62个案例,最高法工作报告14年后再提“能动司法”
民政3人已围观
简介2024年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听取“两高”工作报告。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我今天听了报告非常激动,心情就像今天北京的天气一样。”这是政协民进界别在分组讨论“两高” ...
2024年3月8日上午,例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报告听取“两高”工作报告。年后(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
“我今天听了报告非常激动,再提心情就像今天北京的能动司法天气一样。”这是穿插政协民进界别在分组讨论“两高”报告时,一名代表委员发言的个案高法工作第一句话。
2024年3月8日上午9时,例最张军首次以院长身份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报告他的年后发言时间不超过30分钟,会场响起了8次掌声。再提
报告内容既关注社会治理,能动司法又关注民营经济。治理网络暴力、婚前同居施暴、维护外卖小哥权益、保障线上加班“离线权”,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报告也积极回应。其中,贯穿整个报告的“能动司法”,则是14年后重提。
响亮的新名词
“能动司法”,是贯穿最高法2023年工作的一条主线。
在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提到,“能动司法”是在司法审判工作中通过积极能动地发挥审判职能,切实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人民根本利益。
简单说,就是反对机械司法、就案办案。
这不是一个新概念。人民法院明确提出能动司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年前。
彼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来临,司法机关受理的诉讼案件激增,案情复杂,司法机关寻求应对之策。2009年,时任最高法领导在宁夏、河北、江苏等地调研时提出了“能动司法”这一理念。在解释中,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就是要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侯猛表示,2009年前后的能动司法,主要是在推进
Tags:
相关文章
为ESG健康发展贡献媒体智库力量丨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2024年中专家会顺利召开
民政7月27日,在南方周末社会责任月期间,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2024年中专家会在广州顺利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研究中心上半年的工作进展,与会专家就当前ESG领域发展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
【民政】
阅读更多【高层次人才故乡行】“春天播种秋天就一定会有收获”
民政记者 徐凯“作为在外工作的日照人,我们骨子里是想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通过此次活动,让我们看见了家乡对人才的重视,人才就是发展的种子,春天播种等到秋天就一定会有收获。”10月1日,出席日照“高层次人才 ...
【民政】
阅读更多石臼将建两个烧烤街 海滨四路居民将不再受熏扰
民政石臼街道内存在的几处烧烤街,带来了占道经营、油烟污染、噪声扰民等诸多问题,周边市民深受困扰,然而,从10月1日,按照创城突出问题整治要求,石臼街道联合区特警大队、行政执法一大队、区消防支队等多个部门, ...
【民政】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