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法治 >>正文
穿插62个案例,最高法工作报告14年后再提“能动司法”
法治165人已围观
简介2024年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听取“两高”工作报告。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我今天听了报告非常激动,心情就像今天北京的天气一样。”这是政协民进界别在分组讨论“两高” ...
2024年3月8日上午,例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报告听取“两高”工作报告。年后(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
“我今天听了报告非常激动,再提心情就像今天北京的能动司法天气一样。”这是穿插政协民进界别在分组讨论“两高”报告时,一名代表委员发言的个案高法工作第一句话。
2024年3月8日上午9时,例最张军首次以院长身份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报告他的年后发言时间不超过30分钟,会场响起了8次掌声。再提
报告内容既关注社会治理,能动司法又关注民营经济。治理网络暴力、婚前同居施暴、维护外卖小哥权益、保障线上加班“离线权”,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报告也积极回应。其中,贯穿整个报告的“能动司法”,则是14年后重提。
响亮的新名词
“能动司法”,是贯穿最高法2023年工作的一条主线。
在解读最高法工作报告时,最高法办公厅副主任、最高法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余茂玉提到,“能动司法”是在司法审判工作中通过积极能动地发挥审判职能,切实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人民根本利益。
简单说,就是反对机械司法、就案办案。
这不是一个新概念。人民法院明确提出能动司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年前。
彼时,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来临,司法机关受理的诉讼案件激增,案情复杂,司法机关寻求应对之策。2009年,时任最高法领导在宁夏、河北、江苏等地调研时提出了“能动司法”这一理念。在解释中,人民法院能动司法就是要发挥司法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侯猛表示,2009年前后的能动司法,主要是在推进
Tags:
上一篇:1801班的平凡世界
相关文章
有景点整活升级,也有商贩选择歇业:哈尔滨再战冰雪季
法治2024年12月1日,冰雪大世界正在加紧建设中。视觉中国|图“整个哈尔滨,都笼罩在家里来且指客人)的氛围中。”2024年11月29日,哈尔滨一家四星级酒店的经理这样对南方周末记者感慨。距离标志性景点“ ...
【法治】
阅读更多科技部:重启“三大奖”评选
法治科学技术部重组后,2023年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行。人民视觉供图)2024年2月1日,科学技术部秘书长林新升任副部长。公开资料显示,林新长期从事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工 ...
【法治】
阅读更多二婚的朋友催我赶紧结婚丨记者过年
法治“我跟之前那位,早就离婚了……”“你看我都二婚了,你也抓紧啊。”“结婚这么好,你就多结几次呗。”我跟大学同学的新春问候,因为“催婚”话题尴尬中止。每年春节,让广大单身青年最为头疼的,就是亲朋好友对自己 ...
【法治】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