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科技 >>正文
央行买国债,意味着什么?|政经十事
科技12人已围观
简介过去一周,我们为您挑选了如下十件值得关注的政经新闻,包括国债受热捧、财政部和央行都有动作;村镇银行加速退出历史舞台;立法工作持续近二十年的能源法进入新的立法阶段等。细究来龙去脉,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事件背 ...
过去一周,央行我们为您挑选了如下十件值得关注的买国政经新闻,包括国债受热捧、债意财政部和央行都有动作;村镇银行加速退出历史舞台;立法工作持续近二十年的什政能源法进入新的立法阶段等。
细究来龙去脉,经事我们一起看看这些事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央行故事与趋势。
近期投资者积极认购储蓄国债,买国部分银行出现了“一债难求”的债意情况。财政部国库司司长李先忠在4月22日的什政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4月发行的经事电子式储蓄国债,发行首日即售出计划发行额的央行99.7%,进度明显快于近几年的买国平均水平。
李先忠表示,债意“一债难求”核心是什政需求旺盛、供给相对不足,经事并表示财政部将研究适当增加发行规模,进一步调降单人购买的限额。
解读:理财不再刚兑、基金收益低迷,加之近期大额存单暂缓销售、银行存款利率降低,投资者急需一个安全的资金去处。今年4月发行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分别是期限3年(利率2.38%)和期限5年(利率2.5%)两种。
南方周末记者查询部分国有大行的大额存单利率,3年期和5年期的产品利率已然跌到2.3%—2.4%之间,国债的优势就此凸显出来。国债通常被视作较为安全的投资产品,但也有产生亏损的可能,比如提前赎回。按照相关规定,购买储蓄国债半年内赎回没有利息,还要支付银行承销0.1%的手续费,假设在购买国债后半年内赎回,1万元的投资就会亏损10元。
4月23日,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提到,要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金融改革的协调配合,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央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也提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解读:这是QE(量化宽松)吗?显然并不相同。量化宽松通常发生于低利率或零利率时代,在
Tags:
相关文章
北京警方通报外交号牌车辆违停挡路
科技近日,一外交号牌车辆在朝阳区广信街与广泰东路十字路口处因停车引发纠纷。经警方初步调查,涉事车辆登记在一国际组织名下,6月16日上午,徐某某男,61岁)与余某女,58岁,就职于该国际组织)夫妇驱车至该地 ...
【科技】
阅读更多生死之间:吴谢宇案的最后三个月
科技2023年5月19日,中止一年多后,吴谢宇案再度开庭。媒体记者在福州市中院外拍摄。张斌 中新社 视觉中国图2024年1月31日,农历癸卯年腊月二十一,北京大学肄业生、弑母者吴谢宇被执行死刑。公众对这一 ...
【科技】
阅读更多李萍:在中兴通讯做研发,是什么体验?
科技2024年4月底,A股上市公司们的年报发布完毕,5146家公司共披露了约334万研发人员,他们是今天中国科技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也是在不同行业里,推动先进技术走向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这样一群 ...
【科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