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刑五庭庭长李睿懿:刑案二审开庭率提高16.48%,醉驾入刑标准只是优化

2024年3月8日下午,庭庭庭率提高社科界别政协委员在讨论“两高”报告。长李(南方周末记者李桂/图)
醉驾入刑话题是睿懿入刑近些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的热点。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傅信平、刑案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周光权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都曾对这个话题提出过建议。审开
2023年12月,标准最高法、最高醉驾只优最高检、法刑公安部、庭庭庭率提高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长李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醉驾的睿懿入刑出入罪标准作出更具体化的规定。
此外,刑案自2023年9月开展的审开促进提高刑事案件二审开庭率专项工作也引发了法律界关注。如今这项工作已开展近半年,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实际成效如何?
针对上述两个话题,南方周末记者对话最高法刑五庭庭长李睿懿。
不是“下调”也不是“上调”
南方周末:“两高两部”出台的《意见》明确,醉驾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不立案。有网友认为,其“下调”了醉驾的入罪标准。你怎么看这样的声音?
李睿懿:“两高两部”意见出台后,我也关注到,有网友认为这些规定是“下调”了醉驾入罪标准,也有人认为,跟之前个别地方性规定相比,是“上调”了入罪标准。在我看来,意见不是“下调”也不是“上调”,而是“优化”了出入罪标准。
与追逐竞驶等其他3种危险驾驶行为不同,醉驾入刑时并未附加“情节恶劣”“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等条件。因此,有观点认为,醉驾是行为犯,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不需要考虑情节,有的甚至主张刑法第十三条“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醉驾。我认为,这些观点是片面的。
简言之,刑法总则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适用于刑法分则所有犯罪,这是“总”对“分”、“上”对“下”的统领关系,无一例外。醉驾也不例外,必须服从、遵循这一基本规则,虽然理论上行为犯一经实施就构成犯罪,但在具体处理时,还是要考虑情节。
南方周末:有哪些需要考虑的情节?
李睿懿:比如,行为人醉酒程度的高低,反映了他的驾驶能力受酒精影响的程度大小;行为人驾驶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是为了上道路行驶,还是因为车挡道了、没停好而在停车场挪车,抑或是情急之下驾车送突发疾病的亲友就医;驾驶的机动车类型是“铁包肉”的汽车,还是“肉包铁”的摩托车,危及公共安全的程度也不同,前者更容易造成他伤而不是自伤;行为人驾驶的时间、路况如何,是在白天繁华市区车水马龙时,还是在深夜荒郊野外的偏僻小路;有没有发生事故等等。
这些情节反映了醉驾行为的危险程度、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如果不加区分地一律入罪,不仅有悖司法规律,也不够实事求是。
南方周末:对比2013年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驾驶机动车刑事案件
相关文章
- 成都天府机场自2024年1月11日起实施24小时过境免检。视觉中国供图)“今年以来,国家移民管理局先后推出一系列便利外国人来华政策措施……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外国人来华数量快速增长。”2024年10月12025-05-07
- 日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2013年1月5日日照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一次会议推定) 杨军 黄金华 邹斌芳(女) 梁云爱 王森勋 高2025-05-07
- 市政协举行书画笔会刘加顺出席 本报讯记者 滕聿刚 刘玮玮)1月5日下午,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期间举行书画笔会。市政协主席刘加顺,副主席戚素芬、林玉营、毛晖明,秘书长苏海勇出席笔会。部分委员、书画艺2025-05-07
- 本报记者 孟凡虎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曾经是东港区南湖镇徐家坪村的模样。如今,这里不仅靠“硬件”建设呈现出整洁靓丽的村居环境,村民垃圾入箱入池的良好素质习惯也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2025-05-07
- 6月13日上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张某斌等三人故意伤害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张某斌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李某丁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2025-05-07
- 本报讯(记者 张磊) 1月4日,记者从市畜牧兽医局获悉,去年,我市有规模养殖场6487家,畜牧专业合作社达412个,成员出资总额3亿多元,辐射带动近2万养殖场户,畜牧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推动我市畜2025-05-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