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中国航天发展成就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数读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570次
今年4月19日,中国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航天成功将试验二十七号卫星01星—06星发射升空。发展此次任务是数读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70次飞行。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中国第五个100次发射仅用时2年,航天刷新中国航天新纪录。发展
嫦娥六号带回月球背面样品1935.3克
2024年6月25日,数读嫦娥六号返回器回到地面,中国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航天成功带回1935.3克月球背面样品。发展我国科学家通过对这些月球样品的数读分析研究,填补了人类多项认知空白。中国
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新纪录9小时
神舟二十号是航天载人航天工程第三十五次飞行任务,即将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一次出舱活动时长达到9小时,创造了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的世界纪录。
中国空间站在轨实施科学与应用项目200余项
中国空间站目前已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截至目前,已在轨实施20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与应用物资,下行实验样品百余种,取得了多项开创性成果。
北斗三号全球定位精度4至5米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面向全球用户提供完整的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近几年应用实测确认,北斗三号系统在全球定位精度可达4至5米,在全国范围内可提供实时米级、亚米级精准定位服务。
研制发射空间科学卫星10余颗
我国初步建成了空间科学卫星系列体系。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发射了“悟空”“实践十号”“墨子号”“慧眼”“太极一号”“怀柔一号”“夸父一号”“天关”等10余颗空间科学卫星,中国与欧洲全方位深度合作的“微笑”卫星即将发射。国家民用航天领域也成功实施了全球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和“张衡一号”“羲和号”等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支持了相关空间科学研究。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潜力超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迈向应用牵引、市场主导的新阶段,释放出了超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潜力。商业航天不仅拉动航天科技整体进步,也服务于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
(责任编辑:文旅)
-
央视网消息:阳光和煦,春意正浓。随着中国多地春花竞相开放,各地也推出各种“花式”玩法,激发春日消费活力。山东临清:百年杏树缀新蕊 “赏花经济”带动增收这两天,在山东临清唐园镇瑶坡村,数千棵百年杏树缀满 ...[详细]
-
同心同德 群策群力 奋力推动日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隆重开幕杨军讲话 刘加顺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孙承金主持 戚素芬作常委会提案工作报告 李同道 李守民 周惠平 孙海亭 黄金华 侯成君出 ...[详细]
-
本报讯通讯员 文武 吴林燕)12月25日,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在科技孵化楼举行。会议通过选举,产生了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并选举产生了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 ...[详细]
-
堂哥身亡堂弟缘何能获补偿他们有事实上的扶养关系本报记者 刘祥彩 案情回放 2008年12月31日18时左右,葛某驾驶鲁LB10XX号牌轿车与步行过公路的厉某相撞,致厉某死亡。该交通事故经交警认定,葛某 ...[详细]
-
这个“五一”假期,文旅消费迎来了新一轮热潮。各地纷纷上新丰富多彩、沉浸式文旅体验场景,为假日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的旅行热度值预计将达到2023年以来的新高,近一周境内酒店搜索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贾艳锋) 1月5日,记者从日照高新区管委了解到,国家科技部日前发文,认定全国55家单位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日照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榜上有名,这是我市依托园区创建的首个企业 ...[详细]
-
《新交规》让人又爱又怕建议路口安倒计时信号灯本报记者 王蓓蓓 邢慧 1月7日上午,市政协提案组,记者看到尹强委员提交的《关于对市区交通红绿灯安装倒计时读秒器的建议》,当联系到他时,他很坦诚,说这只是他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许静 通讯员 马晓华)“自去年发展良种猪特色养殖后,每年就能为家里增收3万多元。”家住王家墩头村的特色养殖户刘富诚说。近年来,莒县城阳街道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像刘富 ...[详细]
-
...[详细]
-
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议黄金华主持并讲话本报讯记者 王秀洁)1月4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七次会议,主要议程是为即将召开的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作准备。市人大常委会第一副主任黄金华主持会议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