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厦门湖里成立台胞长者服务驿站

厦门湖里成立台胞长者服务驿站

2025-05-11 12:55:45 [民政] 来源:昆仑地方特辑

  本报讯 (记者 刘深魁) 近日,厦门厦门湖里区正式成立台胞长者服务驿站,湖里该驿站设在殿前街道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成立长涵盖多科室综合门诊、台胞养老照料服务区、服务社区食堂、驿站多功能康养娱乐区、厦门敬老服务工作室等,湖里将积极探索“医药养护餐”为一体的成立长新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活动当天,台胞20多位金门乡亲跨海前来参访,服务感受大陆养老服务业的驿站高质量发展。在台胞长者服务驿站,厦门工作人员一路细致讲解,湖里从日常照料流程、成立长康复保健方案,到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安排等,台胞长者听得认真,不时询问有关细节,现场气氛热烈。

  “刚走进这里,就能感受到福建对台胞满满的关爱。这里有完善的养老设施,贴心的房间设计,还有专业医生的跟踪照护,能让老人住得安心舒心。”金门乡亲陈水福说,退休后来大陆养老有望成为很多台胞的新选择。

  “养老不光要让老人老有所养,还要老有所乐。未来,台胞在这里不仅可以养老,也能‘享老’,让老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厦门湖里区台办主任方旭明表示,驿站的成立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暖心实践,也是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第一站”的生动缩影,意味着台胞长者在福建多了一个温暖的家。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 三则“预言”看未来(人民论坛)

    三则“预言”看未来(人民论坛)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总有一些“预言”如同腾空的浪花,回望令人心起波澜。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设想,中国要修建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的铁路,联通边疆、内陆和沿海。2024年9月,随着龙龙 ...[详细]
  • 邀您一起唱响“日照好人”歌

    邀您一起唱响“日照好人”歌 “好人就是咱自个儿”  本报讯(记者 刘祥彩 蒋月阳) “是谁扫了张家门前的雪,是谁擦了李家窗上的霜,是谁搀着老大妈过了斑马线,是谁捡起了可乐瓶扔进了垃圾筐”……在3月2日举行的2012“日照好人”年 ...[详细]
  • 交警推行新警用摩托车巡逻机制

    交警推行新警用摩托车巡逻机制   本报讯(记者 迟锐 实习生 冯欣) 3月6日,记者从市交警直属大队获悉,随着数十台大功率警用摩托车的使用,交警部门也开始推行新的警用摩托车巡逻机制,上路巡逻全部沿中心双黄线压线巡逻,重点对车辆随意 ...[详细]
  • 公司办公室竟成赌窝 八人被拘并罚款千元

    公司办公室竟成赌窝 八人被拘并罚款千元   本报讯(记者 邢慧) 本是公司的办公室,却有两套自动麻将桌,还成为了附近有名的“赌场”。2月25日下午,岚山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在巡逻中发现有人在此聚众赌博,并成功端掉这一赌博窝点。  2月25日 ...[详细]
  • 何以中国丨竹键盘、竹自行车……竹子“72变”让福建邵武在竹海“掘金”

    何以中国丨竹键盘、竹自行车……竹子“72变”让福建邵武在竹海“掘金” 在邵武竹立方科创馆,一款竹制自行车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这款自行车除了车轮、链条、脚踏板等部件为其他材质,整个车身、座椅完全是由竹子制成。灯光照射下周身显现出木质家具的厚重光泽。不时有参观者在场馆内试骑。 ...[详细]
  • 日照市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法治日照建设

    日照市检察机关积极推进法治日照建设   本报讯记者 张源)3月6日,全市检察长会议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亮,副市长马先侠,市政协副主席王坤英,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巩盛昌出席会议。  2012年, ...[详细]
  • 日照市百名贫困母亲获慈善救助

    日照市百名贫困母亲获慈善救助     本报讯记者 曲亚平)近日,我市100名贫困母亲相继收到800元生产启动资金。在第10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市妇联、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开展了“百名贫困母亲救助行动”。该项活动 ...[详细]
  • 一房二“主”到底该归谁

    一房二“主”到底该归谁 家住日照的张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住了两年的房子,咋一夜之间就成了别人的了?近日,记者从东港区人民法院了解了这一事件的起始缘由。 事情还当从2001年说起。2001年5月,张先生与日照某房地产开发 ...[详细]
  • 台青王魁峰:“希望成为两岸交流的‘螺丝钉’”

    台青王魁峰:“希望成为两岸交流的‘螺丝钉’” “如果您爱人仅进行日常分享、才艺展示,完成实名认证即可。但若涉及食品或化妆品销售、跨境直播等业务,则需办理相关资质证件。”近日,在福建省平潭)台胞职业资格一体化服务中心,王魁峰正耐心地为一位台胞家属讲 ...[详细]
  • 听急救人员聊“急救” 一夜出车10余次

    听急救人员聊“急救” 一夜出车10余次 听急救人员聊“急救”□经常一夜出车10余次□有时一顿饭得吃六次本报记者 李培安 迟锐  他们的工作就是这样,不知道下一分钟会面对什么,急救电话就是他们的出发命令。  “从接到电话三分钟内必须出车!”2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