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 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2025-05-03 01:24:58 [综合] 来源:昆仑地方特辑

原标题:厦门用人脸识别系统寻亲 四名流浪女昨与家人团聚

工作量大

有一位走失者是厦门“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用人面孔

成果可喜

这种寻人方式正式使用两三个月,已帮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廖闽玮 见习记者柯笛)走失6年多的脸识流浪陈女士,终于与家人团聚了——在厦门市救助管理站中,别系身材瘦小的统寻团聚她,紧紧揽着妈妈的亲名肩膀,翻看手机里的女昨老照片。

昨日,家人救助站中的厦门四名女性流浪人员,在工作人员的用人帮助下,和家人团聚。脸识流浪此外,别系最近还有五名男性流浪人员也成功找到家人。统寻团聚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亲名今后还会陆续有喜讯传来,女昨更多找不到家人的流浪人员,都有望回家了。这多亏了我市救助管理站与警方携手合作,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帮助流浪人员寻找家人。

现场

六年苦寻 亲人终团聚

怔怔地彼此看着对方,记忆打开泪匣子,血脉亲情让他们彼此靠近。她慢慢搂紧了母亲的肩膀,六年来第一次找回了家的温暖。母女二人依偎着,一同翻看手机里六年前的老照片。

她姓陈,她的弟弟说,他们是翔安人,姐姐小时候智力正常,但后来不知受了什么刺激,有时会自说自话,后来需要吃药控制,“六年前姐姐出嫁后,在婆家走失,只知道是一天晚上离家后就再也没回来。”

六年来他们始终未放弃寻找,却始终没有找到。前天,他们接到派出所的电话欣喜若狂,立即赶到救助站。说话间,心绪起伏的陈先生忍不住落泪。

陈女士一家刚刚团聚,与她同村、同姓、同年走失,目前同在救助站内的另一名女性流浪人员,也迎来了自己的亲人。由于丈夫腿脚不便,大伯与侄儿前来接她回家,虽然六年不见,大伯一进门,这位陈女士就紧紧拉住他的手笑了。侄儿说,婶婶智力有些低下,六年前与小叔在翔安坐公交时,误以为到站就提前下车了。小叔发现后回头寻找,就已经不见人影了。六年来,家人也曾多方查找并刊登寻人启事,没想到如今才在救助站重逢。

两名女子的家属都握着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手,反复说着感谢。

幕后

案头千份资料

正在逐一排查

救助站工作人员说,以前他们寻找流浪人员的家属,主要靠口音判断、寻找他们身上的字条、查找他们身上是否有家人的联系方式等。“这些流浪人员往往很难直接说出有价值的信息。”工作人员说,只能通过报警、登报寻亲、在民政部寻亲网录入人员信息、请警方提取DNA等方式进行查找。近期开始与警方合作,推动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对流浪人员进行比对。

具体的流程是: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接下来再由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比对、筛查。救助站工作人员说:“除了明显的差异,比如性别、年龄差距明显的,其他相似的结果,我们需要挨家挨户联系,询问其家中有没有人走失。如果有,就发照片让家人辨认。”

人脸识别并非减轻工作量,事实上是寻找线索、圈定范围,接下来的工作依然十分烦琐,需要比对的资料堆满了工作人员的案头。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位走失者是“大众脸”,甚至识别出50个相似度90%以上的面孔。

目前单是女性流浪人员,就有一千多份通过人脸识别传来的材料正在排查中,加上男性流浪人员的材料,那就更多了。不过,辛苦是有回报的,这种寻人方式正式投用两三个月,目前已有近十名流浪人员找到了家人,是个非常好的开始,相信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流浪人员有望尽快回家。

流程

警方派人到救助站采集人像

警方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将相似结果发给厦门救助站

救助工作人员比对、筛查,找人

(责任编辑:军事)

推荐文章
  • 听了几声“爸爸”,7万多没了 女网友利用孩子录音“坑爹”

    听了几声“爸爸”,7万多没了 女网友利用孩子录音“坑爹” 海峡网10月1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同检/文 陶小莫/漫画)女网友放录音叫“爸爸”,骗走陈先生7万多元。近日,利用孩子录音“坑爹”的嫌疑 ...[详细]
  • “12365”热线2012年挽回损失29多万元

    “12365”热线2012年挽回损失29多万元   本报讯(通讯员 王继善 王晓) 近日,从市质监局传来消息,2012年,日照市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共受理话务信息6217件,涉及质监部门业务2769件,涉案货值196.45万元,处罚和挽回经济 ...[详细]
  • 日照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之二

    日照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之二 全民同心 合力创城——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之二  本报记者 周伟【新闻镜头】  在公交站点,乘客自觉排队上车;在公交车上,年轻人主动起身让座;在交通路口,志愿者烈日下文明劝导;发放40万份创城 ...[详细]
  • 爱心人士冒雨为潘宁捐款【图】

    爱心人士冒雨为潘宁捐款【图】 7岁白血病女孩说——“我想回家,家里有妈妈”后续爱心人士冒雨为潘宁捐款现场募得捐款18766.1元 本报讯(记者 秦钊) 1月20日上午10点,日照的天空飘着小雨,连绵的冬雨凉到刺骨,街上,行人匆匆。 ...[详细]
  • 厦门84岁“全能”老爷爷注重养生与分享 骨密度只有“35岁”

    厦门84岁“全能”老爷爷注重养生与分享 骨密度只有“35岁” 海峡网10月1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文/图)许多老人退休后,侍花弄草,颐养天年。而嘉莲街道这位84岁的“老小伙”袁忠锵爷爷,可坐不住。退休后,他大多时光投入志愿服务, ...[详细]
  • 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政协委员

    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政协委员 1月4日至9日,政协第九届日照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胜利召开,我市338名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日照发展大事。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一位政协委员与会期间都积极建言献策,很多关系到我市各行各业发展和百姓切身 ...[详细]
  • 五莲供电公司获国家电网一流县供电企业称号

    五莲供电公司获国家电网一流县供电企业称号   本报讯记者曹伟通讯员林西玲)近日,记者从五莲县获悉,五莲县供电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  据了解,近年来,五莲供电公司始终将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作为各项工作的目标,全 ...[详细]
  • 去年日照外贸进出口增幅山东第一 21家企业获省表彰

    去年日照外贸进出口增幅山东第一 21家企业获省表彰   本报讯(记者 李刚业) 21日,记者从山东省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2012年日照市外贸进出口额突破250亿美元,增幅保持山东省第一位。会议表彰了2012年度全省商务工作先进单位,日照市21家企业获省 ...[详细]
  • 厦门岛内188条背街小巷 52条街巷保洁考评拿满分

    厦门岛内188条背街小巷 52条街巷保洁考评拿满分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吴海奎 通讯员李文林)如果说大街大巷是一个城市的“面子”,那么背街小巷就是“里子”,其环境卫生状况和清扫保洁水平,直接关系到市民生 ...[详细]
  • 驻日照省人大代表会前活动侧记

    驻日照省人大代表会前活动侧记 采撷民意报春风——驻日照省人大代表会前活动侧记  本报通讯员 朱娜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在即,连日来,驻我市省人大代表正为出席会议做着认真准备,以实际行动诠释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使命。  本届驻我市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