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时隔八年厦门恢复高三暑假上课 教育部门称学生自愿参加

时隔八年厦门恢复高三暑假上课 教育部门称学生自愿参加

2025-05-02 10:18:34 [探索] 来源:昆仑地方特辑

原标题:时隔八年厦门恢复高三暑假上课 教育部门称学生自愿参加

海峡网讯(厦门日报记者佘峥)新高三昨天开始上课,时隔暑假上课生自这也是年厦时隔八年后,厦门新高三恢复暑假提前上课。门恢

当然,复高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加说法,今年8月15日起,部门可安排教师在校答疑、称学辅导,愿参学生自愿参加,时隔暑假上课生自也就是年厦说,新高三是门恢“答疑、辅导”,复高并不是教育加“补课”。

但是部门,无论是称学用什么话说,在放假一个月后,新高三昨天开始上课了。

在今年之前,厦门可能是福建省唯一的高三暑假不上课的地方。厦门在2004年宣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寒暑假、周末不补课;2007年,扩大到高一、高二寒暑假、周末不补课;2010年,实现全市中小学节假日、双休日全面禁止补课,即高三年寒暑假、节假日都不上课。

2010年,厦门宣布高三暑假不上课后,“吓坏”了不少家长和老师:别的地方暑假上课,厦门不上课,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成绩?

不过,厦门以一年比一年好的高考成绩回应了这种担心。

但是,在高考恢复全国卷后,厦门最终也扛不住压力,提前“答疑、辅导”。

事实上,不仅福建省,省外很多地方都将高三提前上课“合法化”。媒体报道说,广东新高三8月1日就开学了,广东省教育厅负责人日前接听热线时明确表示,广东省教育厅在制定校历时,允许高三年级可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学校实际教学安排情况,适当调整开学时间,于8月初开始新学年上课。

高三暑假上课终于获得“合法化”身份的一个原因是,高考使用全国卷后,各地的录取线就有了对比。虽然各批次的录取线不仅是教育质量的一种表现,还和招生计划考生人数有关,但对外界来说,人们就是简单地用录取线高低来评价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

厦门新高三提前上课,获得家长的点赞。之前,因为寒暑假高三不上课,厦门市教育局每年都要被家长投诉。对于家长来说,只要孩子在老师眼皮下,他们就心安,而且,学校提前上课,还是免费,相当于为家长节省了一笔补习费。

相对于过去学校“偷偷摸摸”地上课引发的投诉,新高三的同学们似乎已经接受提前上课的现实,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没有类似的投诉。

不过,也有人问,提前上课和成绩一定成正比吗?这个问题还真难找到答案。

(责任编辑:民生)

推荐文章
  • 中秋临近月饼制作培训走俏 自制月饼花样更多

    中秋临近月饼制作培训走俏 自制月饼花样更多 中秋临近,不少市民选择自己做月饼。花费一百元至数百元参与月饼制作培训,学员们不仅能了解饼皮、馅料的制作和烘焙方法,还能把劳动成果带回家。近日,记者走访岛内外几家设有月饼制作课程的工作室发现,相较于购买 ...[详细]
  • 他们凌晨上路清运垃圾 迎着风走像刀子在割脸(图)

    他们凌晨上路清运垃圾 迎着风走像刀子在割脸(图) 本报记者 蒋月阳 零下10度! “没有最冷,只有更冷。”今年入冬以来的气温一直在持续下降着,从大街小巷市民包裹的严实程度来看,大伙儿恨不得把家里的衣服全都套在身上。可不管天气有多冷,环卫工人们依然要坚 ...[详细]
  • 邵泽连:“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邵泽连:“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本报记者 王美莹“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是市人大代表、东港区河山镇申家坡村党支部书记邵泽连常说的一句话。自任职以来,邵泽连规范程序抓管理、狠抓招商促经济、一心一意解民忧、实干巧干破难题, ...[详细]
  • 想出国门却进牢门 用弟弟身份证冒办护照被行拘

    想出国门却进牢门 用弟弟身份证冒办护照被行拘   本报讯(记者 邢慧) 有不良记录不能办签证,就想用弟弟的身份证蒙混过关,谁知却被民警的“火眼金睛”识破,未出国门先进班房。12月18日,殷某被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当天上午,殷某来到莒县出入 ...[详细]
  • 不少车主反映 停车场取消收费岗亭扫码缴费不方便

    不少车主反映 停车场取消收费岗亭扫码缴费不方便 君尚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出口,副驾驶座上的乘客正在扫码缴费。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 文/图 本报 记者 薛 尧 见习记者 陈 璐实习 生李彦欧)国庆期间,厦门各大商场的地下车库纷纷迎来车流高峰。自国庆假期以 ...[详细]
  • 记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山东百慧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英

    记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山东百慧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英 “从头再来”谱事业壮歌——记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山东百慧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英  本报记者 王秀洁从下岗职工到资产上亿元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董事长,市十七届人大代表、山东百慧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详细]
  • 东港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4亿元

    东港地方财政收入突破24亿元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乔祥明 申作柏)截至11月底,东港区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42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收入总量占全市近三分之一。    抓实财源建设。围绕“三大板块”总体布局,发挥政 ...[详细]
  • 千秋苑推出仪葬惠民措施 遗体、器官捐赠者可免费“树碑立传”

    千秋苑推出仪葬惠民措施 遗体、器官捐赠者可免费“树碑立传”   本报讯(记者 靳凤清 通讯员 伦英政) 从明年1月1日起,千秋苑将针对低保户、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推出不少仪葬惠民措施。惠民对象主要包含:重点优抚对象(如老红军、老八路、老复员军人、烈士、残疾军人 ...[详细]
  • 厦门二手房交易流程简化 取一次号办两家业务

    厦门二手房交易流程简化 取一次号办两家业务 海峡网8月29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通讯员 叶旺明)昨日,导报记者从厦门市政务中心了解到,今后纳税人在厦门市政务中心,以及岛外四个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二手房交易只需取一次号。厦门市政务中心税务人 ...[详细]
  • 东港“日照绿茶”品牌更闪亮

    东港“日照绿茶”品牌更闪亮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刘伟)今年,东港区新发展茶园1.6万亩,总面积达到8万亩,茶叶产量、产值再创历史新高。在去年喜获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今年再次入选“全国重点产茶区”。  12月14日,东港区茶文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