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浪潮里的高校专业:热门还是天坑,是什么左右着它们的命运 正文
时间:2025-05-07 08:27:0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国际
视觉中国/图)“学还没上完,专业就停招了”2023年8月的最后一晚,新学期伊始,秦岭脚下一家农家乐里,思悦正在和同学们庆生。刚掀开锅盖,热腾腾的铁锅炖鸡香味扑鼻,锅边贴一圈玉米饼,肚皮挺得圆鼓鼓的。正
(视觉中国/图)
2023年8月的高校最后一晚,新学期伊始,专业左右着们秦岭脚下一家农家乐里,热门思悦正在和同学们庆生。还天刚掀开锅盖,浪潮里热腾腾的高校铁锅炖鸡香味扑鼻,锅边贴一圈玉米饼,专业左右着们肚皮挺得圆鼓鼓的热门。正当大快朵颐之际,还天班级群突然蹦出一条消息——他们就读的浪潮里专业即将停招。饭桌上,高校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专业左右着们
思悦就读于中西部一所理工类公办本科院校。热门虽属“双非”,还天该校的部分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领域却颇有些名气。思悦的专业不在其列,她是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级学生。该专业创立于2008年。
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2008年是有标志意义的一年。那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教育部发布的《2008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称,当年“汉语学习热潮持续高涨,汉语国际传播形成规模。2008年全球开设汉语课的大学有3500所,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将汉语纳入本国国民教育体系。”
据深圳《晶报》彼时的报道,“在国内教外国人汉语,每课时的收费大约在50-100元人民币,即使兼职,每月5000-6000元的收入也可轻松获得,而在外国教授中文的收入更是可观。”同年《北京考试报》评论称,对外汉语专业“就业领域宽广”,“即使不做外教,还可以从事对外交流工作、出国继续深造、考研等,也可到外贸机构、新闻出版以及外资、合资企业从事管理和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等相关工作。”
在此背景下,对外汉语(注:2013年,国家专业目录中正式将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成为那些年的热门专业。可十余年过去,境况已然不同。
“即将入学的2023级将是我们专业招收的最后一届本科生了,大家(2021级)要多帮帮学弟学妹啊!”向思悦他们宣布停招消息的正是该专业的创办者。思悦还记得,那晚教授一连发了好几条朋友圈,皆在感慨人生多有不测风云。
“好不容易高考完,大学才读两年,专业就停招了,”思悦同样难以接受,她忐忑地给班主任发去私信。老师只是无奈地解释,这是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2022年,该校曾入选本省第二轮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但最终未能在全国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落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据悉,第一批“双一流”建设高校主要为原有的985、211高校,能够入选第二轮名单的新增高校,或许综合排名不靠前,但必须有亮眼的优势学科。公开信息显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新增的35个建设学科中的8个就来自7所新增建设高校。某种程度上,“没有新增一流学科,就无法入选双一流。”
“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不同身份属性的学校在生均经费等指标上差距悬殊。为了实现属性升级,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调整专业、学科方向和学术布局。在财政拨款预算紧缩的背景下,高校“必须勒紧腰带过日子”,可能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那些有望冲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方向。
思悦所在的系共有7位老师,虽然老师们都很负责,但平日一些专业课仍需靠英语或中文系的老师兼职教学。从这个角度看,决策者因其“专业教学发展上的能力和资源瓶颈”而丢卒保车也不无道理。只是对局中人来说,能力与资源瓶颈并非全然为“因”,也可能是投入不足等多方因素的“果”。
即便作为学生,思悦也能感受到破局的无奈。“学校科研资源一直是向理工类专业倾斜。我们这些专业,师生到外省比赛的各种费用都是自理,奖学金设置的名额也会少很多。没有必要的资源支持,专业要如何做出亮眼的成绩呢?”
(陈志彤/图)
这两年,思悦所在的专业并非学校唯一舍弃的“卒”。2022年,该校的文化信息管理专业已率先被停招。在思悦看来,影响专业存亡的另一个核心“KPI(关键绩效指标)”是就业率。2022年,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列为“红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
不过,虽被“标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并非过去几年被撤销最多的专业。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3年高招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高校共有925个专业点被撤销,主要是一些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变化需求和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在2017-2022年被撤销的专业点中,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服装与服饰设计等5个专业是撤销数量最多的。其中,1990年代末被正式收录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居首,2017到2022年间共有110所大学撤销了该专业。
2022年,苏茜从贵州省一所二本师范类院校毕业,她的专业正是公共事业管理。找工作期间,她深刻地感受到此前同学们互相调侃的“天坑专业”并非只是段子。那几个月,学校举办了多场大型联合招聘会。可仅仅两三次后,苏茜便不再参加。
“贵州这边,好工作就那么几类。要么是学校来招老师,基本都要求师范生;本地酒厂也不错,但多半是招化工与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还有一些公司招文员,都是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能看得上的岗位限制专业,我们根本报不了;不限专业的,要么公司名看起来就不大靠谱,要么就是工资太低,或者是销售岗……就很尴尬!”
最终,她所在的班六十多人,通过校招入职的仅有三四个,工资待遇都不太理想。因为待业占比较大,当时学校还提供了一部分科研助理的岗位。2009年,金融危机次年,科技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了《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鼓励相关单位聘用高校毕业生作为研究助理或辅助人员参与研究工作。
2023年11月26日,江苏南京林业大学考点,考生进场准备参加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新华社/图)
据科技部数据,在苏茜毕业的2022年,科研助理岗位就吸纳17.9万人就业,其中15万人为应届高校毕业生。苏茜就有同学申请了这类岗位,月薪两三千元,工作多是些办公室杂务,合同期限最少半年,最多不超过一年。那位同学申请的初衷本是作为考研或考公前的过渡,可这份工作远不如想象中轻松。那年末,同学考研失败,至今仍在考公。
某社交媒体上一个题为“公管人,毕业后都去哪了”的帖子下,点赞最多的留言给出的建议是在校期间辅修法学或者中文相关双学位,凭第二学位考公。
苏茜没能早点看到这个帖子,但殊途同归。放弃求职后,她开始准备跨考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以下简称“马理论”)的研究生。这是老师的建议——近年来许多大专职业院校都在招马理论的老师,岗位相对充裕。但次年春天,苏茜考研落榜,未能如愿。和一些研究生朋友聊完后,她放弃了“二战”的念头。考虑到就业趋势,“早占萝卜坑”才是上策,苏茜果断踏上了考编路。
然而,这个听起来似乎专为培养公务员而打造的专业,实际能报
“遭政治起诉” 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回应检方诉讼2025-05-07 08:22
日照计划两年从三个方面做好水利扶贫工作2025-05-07 08:21
日照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快严”集中行动 持续到8月2025-05-07 08:11
兰考至菏泽高铁公示二次环评 未来郑州三小时到日照2025-05-07 08:08
从结婚到阴婚,一位农村女性的两场婚礼2025-05-07 07:56
刘晓榕来日照调研 要确保复转军人充分实现就业创业2025-05-07 07:53
毕业季将至 日照单位选人重能力学生择业当理性2025-05-07 07:46
莒县11日19时24分发生M1.9级地震 震源深度7公里2025-05-07 07:46
50%的抑郁症患者是在校生,需正视孩子的心理需求2025-05-07 07:36
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有新规 取消两定资格审查2025-05-07 06:04
倒计时一年,欧洲碳边境税四个疑问待解丨绿评2025-05-07 08:20
兰考至菏泽高铁公示二次环评 未来郑州三小时到日照2025-05-07 08:17
酒驾撞上围栏找人“顶包”骗保 司机、顶替者获刑2025-05-07 08:13
酒驾司机遇查酒驾弃车而逃窘态百出 7人被查处2025-05-07 07:41
外卖骑手遭遇“二选一”?美团、京东分别回应2025-05-07 07:37
日照9处入河排污口迎突检 将于一周后结束2025-05-07 07:34
日照开发区:服务与招商并重 聚力三招三引2025-05-07 07:30
日照机场迎来通航以来第10万名旅客 安全通航147天2025-05-07 06:58
增发购车指标、实施育儿补贴,发改委推出五大政策举措稳就业稳经济2025-05-07 06:55
日照市林果业机械化创新示范工程项目获省批2025-05-07 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