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台青话融合)“中西混搭”惊艳国外观众 台青用阿卡贝拉演唱中国民歌

(台青话融合)“中西混搭”惊艳国外观众 台青用阿卡贝拉演唱中国民歌

2025-05-11 10:53:08 [社会] 来源:昆仑地方特辑

  中新社上海12月8日电 题:“中西混搭”惊艳国外观众 台青用阿卡贝拉演唱中国民歌

  中新社记者 缪璐

  “我们用阿卡贝拉的中西混搭方式演唱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甚至演唱昆曲。台青这些作品被带到欧洲、话融合惊美国等地演出时,艳国演唱外国听众感觉非常惊艳,外观这样的众台中国‘中西混搭’,让他们耳目一新。青用”上海阿卡贝拉中心执行长陈午明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贝拉

  阿卡贝拉是民歌一种纯人声、无伴奏的中西混搭合唱形式,源自中世纪欧洲的台青教会音乐。20世纪70年代起,话融合惊欧美地区音乐人开始用阿卡贝拉演唱流行音乐,艳国演唱现代阿卡贝拉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外观

  陈午明来自台湾台北,众台中国是台湾第一个专业阿卡贝拉人声乐团“神秘失控”的团长。为了在台湾进一步推广阿卡贝拉以及剧场表演艺术,陈午明辞去程序员工作,全职从事阿卡贝拉演出,但全部身家投入后却“打了水漂”,一度穷到在排练室睡沙发。

  2011年,陈午明迎来事业转折点。资深合唱爱好者、两岸文化交流推行者陈凤文成立了上海阿卡贝拉中心,她邀请陈午明一起推动大陆阿卡贝拉音乐文化的发展。

  陈午明说:“她觉得阿卡贝拉是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的一种艺术形式,很希望把它推广出去。当时听到她的想法,我便一口答应,感觉可以在前面所有努力的基础上,向前更进一步。”

  初期在上海推广阿卡贝拉,陈午明遇到了和在台湾刚发展时一样的困境——很少有人知道阿卡贝拉是什么。为了推广这种小众的音乐形式,陈午明带团队到处演出,向大家展示阿卡贝拉的好玩和动听。

  至今,陈午明的办公室还贴着一张橙黄色的海报,这也是他们在大陆开始的原点,上面用黑色繁体字写着,“爱上,阿卡贝拉”。据陈午明介绍,当时通过这张海报,举办了第一届音乐营,“我们在微博上面找,哪里有阿卡贝拉团队,哪家高校有阿卡贝拉组织,就主动去联系他们。”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陈午明团队已到大陆20多个城市进行演出,而在“大本营”上海,阿卡贝拉团队数量不断发展壮大,并跨越各年龄层。

  “对于阿卡贝拉,一开始大家肯定是感觉新奇和有趣,但推广后期,我们用阿卡贝拉去改编中国的歌曲,包括民歌、流行歌、昆曲等。”陈午明说,“很多国外观众跟我说,没想到阿卡贝拉到中国后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这些作品是融合了属于我们自己文化和精神的东西,很让人感动。”

  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陈午明还开发各类活动,从音乐营到全国大赛,再到巡回音乐会,希望通过多种音乐形式促进两岸青年交流。

  今年以来,两岸阿卡贝拉团队的线下演出活动迅速恢复。在陈午明的组织下,今年已有6支台湾阿卡贝拉团来上海进行参访和交流。让陈午明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台湾团队唱起《小河淌水》,大陆团队唱起《外婆的澎湖湾》,两岸观众自发一起鼓掌一起唱。

  陈午明回忆道:“那个场景让我记忆犹新,原来彼此的理解、彼此的友谊一直存在。音乐可以超越一切语言和限制,就这样在声音的和谐中进行交流,然后彼此的距离越走越近。”

  如果用一首歌形容自己在大陆的发展,陈午明认为是《我的未来不是梦》。在他眼里,上海这座城市让他变得更加勤奋,而面对大陆先进的都市、广袤的土地、繁多的人口,“我觉得我曾经想过要办的事情,说不定都可以在这里发生。”他还期待,明年能带上海团队去台湾演出,更期待未来两岸的交流更多有来有往。(完)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拉家常、叙亲情 广西钦州市春节走访慰问台胞活动暖人心

    拉家常、叙亲情 广西钦州市春节走访慰问台胞活动暖人心 中国台湾网1月23日讯 连日来,广西钦州市台办工作组到灵山县、浦北县、钦州港等地走访慰问台胞台属,走访台资企业钦州宇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钦安科技有限公司、伯璇港务有限公司,向在钦创业、发展、生活的台胞 ...[详细]
  • 安东卫街道未雨绸缪做好节前稳定工作

    安东卫街道未雨绸缪做好节前稳定工作   本报岚山讯通讯员 王艳)临近年关,安东卫街道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当前维稳工作。  加强排查,妥善调处。对全街道信访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登记,深入各村倾听群众意见,对排查出的各类不稳定因素,分别建立台 ...[详细]
  • “12365”热线2012年挽回损失29多万元

    “12365”热线2012年挽回损失29多万元   本报讯(通讯员 王继善 王晓) 近日,从市质监局传来消息,2012年,日照市12365举报处置指挥中心共受理话务信息6217件,涉及质监部门业务2769件,涉案货值196.45万元,处罚和挽回经济 ...[详细]
  • 市公路局再获全省公路系统综合考评第一名

    市公路局再获全省公路系统综合考评第一名   本报讯记者 王大鹏)近日,从全省公路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市公路局在2012年度全省公路系统综合考评中名列第一。这是该局继2011年度之后再次荣获该荣誉。  ...[详细]
  • 美方再向台湾地区提供武器 中方:“以武助独”必将引火烧身

    美方再向台湾地区提供武器 中方:“以武助独”必将引火烧身 中新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美国白宫网站日前发布消息,决定向中国台湾地区提供价值约5.6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林剑:美方 ...[详细]
  • “文化建设大家谈”征文评选揭晓

    “文化建设大家谈”征文评选揭晓   本报讯本报记者)为推动文化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本报与日照市固体废物处理中心于2012年联合举办了“文化建设大家谈”征文活动,并于近日组织有关专家对征文进行了评选。  活动期间,本报从大量来稿中择 ...[详细]
  • 五莲供电公司获国家电网一流县供电企业称号

    五莲供电公司获国家电网一流县供电企业称号   本报讯记者曹伟通讯员林西玲)近日,记者从五莲县获悉,五莲县供电公司被命名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  据了解,近年来,五莲供电公司始终将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作为各项工作的目标,全 ...[详细]
  • 中至镇强化冬季果园管理

    中至镇强化冬季果园管理   本报讯记者 张源)“我承包了20亩果园,现在给果树施上农家肥,农闲伺候好果园,来年果实大又甜。”近日,正在挖沟施肥的五莲县中至镇前学庄村果农赵尔日高兴地说。该镇利用近期天气较好的有利时机,发动果农 ...[详细]
  • 台商吕尚奇“登陆”32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台商吕尚奇“登陆”32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中新网重庆7月19日电 题:台商吕尚奇“登陆”32载:农业发展前景广阔作者 李雪今年65岁的台湾商人吕尚奇,自1992年来到大陆经商,已“登陆”32载。“我们基地有100多种新品种辣椒,这些辣椒不仅形 ...[详细]
  • 日照边检站: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

    日照边检站: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   本报记者 张源 “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日照边检站官兵们履行了“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服务承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爱民新篇章。规范“窗口”用语,树边检新风  “您好,请出示证件”,“谢 ...[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