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见海南自贸港:古今中外文化在文昌孔庙交融
中新网海南文昌4月4日电 (张月和)“中国有很多孔庙,海南化文我认为文昌孔庙最大的自贸特色就是可以看到古今中外文化元素在此交融。”4月4日,港古马来西亚华裔、今中网络博主罗甲芳参访海南文昌孔庙后如是外文说。
4月4日,昌孔游客在海南文昌孔庙出口处拍照留念,庙交可以隐约看到门内的海南化文白色骑楼图书馆。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以“开放新高地 活力新海南”为主题的自贸“侨”见海南自贸港主题活动4月3日晚启动,来自12个国家的港古30位海外网络华媒人士、侨领侨青、今中知名网红将参访文昌、外文万宁、昌孔海口等地,庙交实地感受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果,海南化文领略琼岛的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
当天参访的文昌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海南省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被誉为“海南第一庙”,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平面布局严谨,排列有序,左右对称,主要由棂星门、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等建筑构成。
图为4月4日,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孔庙内景。 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文昌孔庙棂星门旁,一口古井水清无波。这口古井自1375年建成至今,常年保持两米水深,日常还有附近居民前来取水饮用。“这口古井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就像文昌孔庙,历经近千年仍然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罗甲芳感慨道。
明清时期起,由于生活所迫等原因,大量文昌人前往南洋谋生。他们凭借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在南洋站稳脚跟,并逐渐融入当地社会。在海外取得成就后,他们选择回到祖籍地兴建学校、筑桥修路,助力家乡发展。
4月4日,“侨”见海南自贸港主题活动走进文昌孔庙,图为骑楼图书馆吸引活动嘉宾参观。中新网记者 骆云飞 摄
在文昌孔庙的出口处,一幢南洋风格的白色骑楼映入眼帘,与古色古香的孔庙相得益彰。该骑楼就是由多位祖籍文昌的华侨华人于1938年共同捐资修建,现用作文昌孔庙配套的图书馆。
“我是第三代华裔,来自马来西亚,看到骑楼建筑就会感到很熟悉。”罗甲芳一边听着骑楼图书馆的故事,一边拿出手机拍摄细节,“我要把海南文昌文化融合的侨乡特色传播出去,让更多海外网友了解文昌,了解侨乡文化”。(完)
- ·【小新的Vlog】探访喀什百年药茶巴扎:闻茶香找寻养生秘笈
- ·【文化中国行】寺洼遗址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广交会观察:中国企业借跨境电商拓展多元市场
- ·赏花 看戏剧 音乐会……假日文旅消费预计持续走高
- ·越来越多的外国采购商在义乌找到商机、收获友谊
- ·巴西“老广交”的21枚纪念徽章 见证广交会共享发展机遇
- ·“新疆来对了,这里给了我干事创业的舞台!”(国际人士看新疆)
- ·“五一”假期返程高峰要来了 这份安全攻略请牢记
- ·劳动者之歌丨彭春林:铁路线上的“科创达人”
- ·“小票根”释放经济增长“大能量” “电影+”延长激活综合消费新动能
- ·逛博物馆、游西湖……“五一”假期多地旅游市场热度高涨
- ·大市场 大活力丨为何要在树上种铁皮石斛?这里石斛“上树”林下“生金”
- ·温暖治愈!勇闯东北的“小砂糖橘”演绎《送你一朵小红花》
- ·新华时评|青年永进,中国常新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从“象牙白塔”到“西部热土”——西部计划志愿者画像
- ·这群年轻人,给文物当医生(文化中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