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青年黄皓:在青岛收获理想生活

  发布时间:2025-05-11 06:47:4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中新网青岛11月1日电 海风习习,涛声阵阵,寒来暑往间,来自台北的黄皓已经在青岛生活了一年有余,在这座海滨城市里,黄皓如愿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第一次来青岛是2020年。”三年前,黄皓与朋友 。

  中新网青岛11月1日电 海风习习,台湾涛声阵阵,青年青岛寒来暑往间,黄皓来自台北的收获生活黄皓已经在青岛生活了一年有余,在这座海滨城市里,理想黄皓如愿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台湾“理想生活”。

  “第一次来青岛是青年青岛2020年。”三年前,黄皓黄皓与朋友一起来青岛旅游,收获生活那时起,理想他便对这座城市心生向往,台湾“这里的青年青岛风景、人文、黄皓小吃,收获生活都很吸引我,理想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特别是这里的海鲜,新鲜又便宜。”

  2022年,黄皓选择定居青岛,成为一名法语老师。“相比于物价、房价较高的台北,青岛对年轻人来说更‘友好’。”黄皓说。比起高压力、高竞争感的城市,他更愿意选择舒展而轻松的环境,“这里生活节奏比较慢,我很享受到市场挑选新鲜海产的时刻。”

  刚到青岛时,黄皓经历了一段并不轻松的适应过程。同样是沿海城市,青岛与台北的气候却迥然不同。“台北冬天潮湿,青岛干冷,皮肤有时不太适应干燥的环境。”除了气候差异,两岸在用语上的区别也让他感到些许压力。“一些专有名词的用法不同,所以有时不太明白对方在表达什么,不过这是一个正常的融入过程。”

  尽管需要克服气候和用词习惯等方面的问题,黄皓却没有因此萌生退意,他说,这多亏了朋友们的帮忙。“他们大多是刚从台湾到青岛一两年,会非常热心地教我怎么买到合适的东西,怎么办理手续等。”这些“新鲜出炉”的经验让“人生地不熟”的黄皓少走了许多弯路,“很幸运有前辈们作为‘引路人’在生活上、工作中指导我。”

  “当学生跟我用法语打招呼的时候,那种收获感和成就感无可比拟。”随着生活逐渐走上正轨,黄皓的工作也越做越顺手。“大陆学生的学习实践性更强,学到了就会积极用到生活里。”黄皓计划未来多开一些法语有关课程,让学生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相关历史和文化。

  黄皓在台北的朋友们时常问起他在青岛的情况。“他们在海峡对岸感觉很新奇,蛮想来走走看看。”黄皓说,对久居台湾的朋友而言,相比于独自去了解某个新城市,他们更希望与已经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朋友一起探索。“做好‘引路人’,为想来大陆的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我一直为之努力的。”

  “我认为当下正是从台湾来大陆的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你可以在这里获得理想的生活状态,也可以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开拓一片天地。”问及对后来者的建议,黄皓表示,踏出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要多交朋友,勇往直前。“一路走来,朋友的陪伴让我化解了很多障碍,让许多困难不再是困难。”(完)

  • Tag:

相关文章

  • 台湾博士“登陆”营造新故乡:“我像一名乡村寻宝者”

    中新社厦门6月15日电 题:台湾博士“登陆”营造新故乡:“我像一名乡村寻宝者”中新社记者 龙敏“每看到一处古建,看到一处自然景观,就在想怎么样让它们‘活起来’。”台湾青年杨于萱自称“像一名乡村寻宝者”
    2025-05-11
  • 东港地税收入4月份实现增长22.7%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秦涛)今年以来,东港区地税局推进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一季度收入实现稳步增长的基础上,4月又实现22.7%高幅度增长。    切实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
    2025-05-11
  • 郑勇:变“等服务为送服务”

    本报记者 迟锐 新城花园社区是秦楼街道的新建社区,目前仅辖着雅苑、新城花园以及检察院家属院三个生活小区。社区“管家”是有着7年社区工作经验的郑勇,初看名字,很多人都误以为郑勇是个爷们儿,其实她是个巾帼
    2025-05-11
  • 告诉你“不一样的乡村”

    ■第一站:2011年“走基层·百村行”大型采访活动行百村 挖亮点    2011年10月21日,黄海晨刊记者“走基层·百村行”大型采访活动在东港区南湖镇徐家坪村启动。    半年内,记者们用脚丈量,用
    2025-05-11
  • 日照市质监局采用RFID充装系统加强车用气瓶安全管理

    5月8日起黑车黑瓶将无法加气  本报讯记者 张源)5月8日,市质监局在全市CNG加气站启用RFID自动充装系统,对“油改气”车辆进行自动加气,非法改装车辆将无法加气。  据了解,RFID自动充装系统是
    2025-05-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