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打造两岸融合美食
中新社贵阳1月21日电 题:台青打造两岸融合美食
作者 周燕玲 蒲文思
当台湾菜遇上贵州菜,台青会碰撞出怎样的打造滋味?致力于融合两岸美食的台青邱智良,正在将台湾味道与贵州食材、两岸贵州口味相结合,融合打造酸辣鲜香的美食融合创意菜。
1月21日,台青邱智良在贵阳开的打造“宝岛阿嬷”台湾私房菜餐厅转型为“良叔有黔”融合创意菜餐馆,开始对外试营业。两岸
“新店面积比原来大了200平方米,融合位置更好,美食菜品也更丰富。台青”邱智良介绍,打造传统的两岸台湾菜比较清淡且偏甜,而贵州人喜食酸辣,融合所以餐厅推出的美食台湾融合创意菜降低甜度,将酸辣元素适当融入。
台式酸辣汤羹、麻辣鸭血肥肠豆腐锅、辣子鲜虾、台湾炒山苏、台湾笋干扣肉、古早味五柳鱼、新竹炒米粉……邱智良的新餐馆,不仅有适合贵州人口味的融合创意菜,也有许多台湾传统菜。
“还想把台湾的食材与贵州的口味进行融合,像豆腐鱼就做成麻辣豆腐鱼,但用海鱼来做,所以是不一样的口味。”邱智良说,也在尝试用贵州的折耳根与台湾口味结合,做出大众能接受的新菜品。
在邱智良看来,只有融合发展,路才会越来越宽广。
2024年是邱智良来贵阳第14个年头,最开始他和家人从事服装贸易,因母亲做得一手好菜,7年前他与母亲开了“宝岛阿嬷”餐厅,因菜肴独特地道,不仅收获一批“吃货”粉丝,还成为在当地打拼的台湾青年“食堂”。
因发展所需,邱智良2023年开始选址开新店,最终他把新店位置确定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刚来贵阳时这里还是一片黄土,现在是贵阳最热闹的区域之一,我从老城区小店搬到这里,也是跟着贵阳在进步和发展。”
为了让新店顺利开张,邱智良特意聘请了台湾名厨邱益万担任餐馆大厨,研发台湾与贵州的融合创意菜。此外,店里的厨师长,也是他从台湾聘请过来的,希望让更多人品尝“台湾味道”。
除了开餐馆,邱智良也积极推介贵州的“山货”。目前他正在将贵州原生态黑毛猪与台湾工艺相结合,制作台湾香肠和阿里山咸猪肉,助推“黔货”出山。
在大陆创业十余年,邱智良不仅见证了大陆的发展,也享受诸多惠台政策带给生活上的便捷和创业上的支持。2022年,他领到了贵州首张台湾居民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有了它,我可以开分店让更多人吃到台湾美食。”
邱智良说,大陆落实台胞同等待遇既给台青带来发展机遇,也让台青更好地融入大陆并扎根下来。
如今,邱智良已把家安在了贵阳,两个孩子也在贵阳上学。“人们会不自觉找到与家乡相似的地方停留下来,山城贵阳和我的家乡台湾苗栗很相似,时常让我想起儿时的记忆。”
从“宝岛阿嬷”到“良叔有黔”,从台湾私房菜到黔台融合创意菜,邱智良希望通过美食为台湾和贵州架起沟通桥梁。(完)
(责任编辑:教育)
-
中新网海口1月17日电(记者 符宇群)在此间举行的海南省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上,台盟海南省委会建议,精心打造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澄迈示范基地并发挥其作用,继续深入探索两岸农业融合发展,使之成为台胞台企台 ...[详细]
-
5月24日上午,记者从交警部门举行的进一步优化市区部分道路交通组织新闻通报会上获悉,我市部分道路临时停车位、路口等进行优化设置,提醒市民经过时要注意。取消不合理停车位近期,共清理不合理的道路临时停车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王霞)5月15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近三年全市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27亿元,整合涉农资金2.18亿元,完成减贫4.3万余人,130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连续两年全省考核等次为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秦钊)日前,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4月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6%,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2.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3%,工业品价格上涨2.1%,消费 ...[详细]
-
新华社重庆4月20日电题:常态化中亚班列密集开行!中西部地区与中亚经贸合作不断加深新华社记者李晓婷、李杰20日,一列满载“重庆造”聚酯切片的图定中亚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缓缓驶出,这是重庆首次发行图定 ...[详细]
-
日照新闻网组织网友开展 “学雷锋、捡垃圾、美环境”环保公益活动
为了向市民宣传环保意识、树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日照新闻网组织网友于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下午开展了“学雷锋、捡垃圾、美环境”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本次活动由日照新闻网发起并组织,号召广大网 ...[详细]
-
免费鉴宝、文化讲座、藏品展、书画展本报讯记者 谢岩通讯员 郭运功)“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记者从日照市博物馆获悉,5月18日当天,市博物馆将“超级链接”免费鉴宝、东夷文化讲座、藏品展、书画展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李晓萌)5月25日,2018山东济南)国际旅游交易会在济南举行,市旅发委组织各区县旅游主管部门及30余家旅游企事业单位近100人组团参展。在此次旅交会上,我市设置了旅游形象宣传和旅游特色商 ...[详细]
-
中新社南宁11月3日电 题:台青南宁“接棒”美丽事业 父子合力打造“妆”字号工厂中新社记者 林浩 蒋雪林“刚到广西南宁横州市时,确实有些不习惯,但来久了,看看这里的山水,活在茉莉花的世界里,早上醒来,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6月1日,我市夏粮收购工作正式启动。当日,我市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夏粮收购工作电视会议。会后,我市立即召开全市夏粮收购工作电视会议,对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去年10月份,国家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