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同等待遇 福建平潭推进涉台司法创新发展
中新社福建平潭4月11日电 (张杨彬)解决缓刑监管问题、落实以购买碳汇产品替代生态修复、同等推进为台企提供合同规范建议......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人民检察院(简称平潭检察院)近期进行了一系列司法实践。待遇
“台胞在大陆的福建发展司法需求有其特殊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平潭也需考虑两岸现实差异。涉台司法”平潭检察院自贸(涉台)检察室主任周孙章10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谈起办理的创新一桩典型案例:初到大陆的台商杨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被立案,虽情节轻微可适用缓刑,落实但因缺乏足够的同等推进本地社会基础,难以落实社区矫正监管,待遇案件办理一度陷入僵局。福建发展
“若因此缓刑变实刑,平潭显然缺乏公正。涉台司法”周孙章说。创新于是落实平潭检察院在充分调研后,推动由台商协会涉台社区矫正基地协助主管部门落实监管,最终促成杨某顺利适用缓刑。“这不仅解决了个案难题,也为后续类案提供了范本。”周孙章表示,这一创新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与重视,并在福建其他地市台胞集中地区推广。
台胞陈某在平潭祭扫时引发森林火灾,按惯例需补植复绿,但因陈某长期在台生活,难以履行该义务。平潭检察院另辟蹊径,引入“司法碳汇”机制——当事人自愿购买等值碳汇抵扣生态损失。“碳汇机制兼顾法律刚性与台胞生活实际,是双赢之举。”周孙章说。
2023年,平潭检察院在当地台湾创业园中设立了台胞检察事务助理调解室,目前已妥善处置7起台胞台企司法诉求。周孙章表示,还有相当一部分前来咨询与调解的案件通过和解、仲裁等非诉讼方式化解。“不少台胞对大陆的相关法规、政策了解有限,遇到问题容易陷入迷茫,这时就需调解室的咨询答疑功能。”
“司法创新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润滑剂’。”周孙章说,平潭作为大陆唯一的对台综合实验区,有责任在涉台司法领域探索更多创新发展思路,让台胞台商体会“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完)
(责任编辑:能源)
-
福建日报讯 记者 庄严 通讯员 郑冰婷 林滢)近日,由福州市总工会主办的“自在嘉年华 品味有福之州”2024年第四期榕台职工品质生活系列活动在福州海峡创意园 红坊举行,近百名两岸青年职工参与活动,共同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张建锋 刘世清)6月17日,莒县阎庄镇爱国村的麦田里,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四五台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片片小麦被迅速收割。 “我 ...[详细]
-
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焦伟)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东港区经信局高度重视,立足职能,扎实推进,认真做好创城工作。高度重视,落实到位。该局将“创城”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夏宗伟 通讯员 张建锋 刘世清)6月17日,莒县阎庄镇爱国村的麦田里,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四五台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片片小麦被迅速收割。 “我 ...[详细]
-
壹视界·任仲平文章解读丨为什么中国意味着确定性、未来性、机遇性
百年变局,十字路口。有逆流而动,也有循势而行。越来越多国际人士认为,在当前全球动荡时刻,中国用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是可以信赖并携手创造美好未来的伙伴,中国意味着确定性、未来性、机遇性。集中精力办好自己 ...[详细]
-
头一天晚上睡觉都笑出声来丁辉和父母终于见到了大海本报记者 蒋月阳 实习生 匡敬远 “晨刊梦想漂流瓶”5月29日将五莲县特校14岁智障女孩丁辉的梦想“装”了进去——她想和父母去看看大海! 连日来,不 ...[详细]
-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辛有东 孙业勇)6月7日,莒县气象局“道德讲堂”开讲,开启了全局“问自己、唱歌曲、学模范、学礼仪、诵经典、谈感悟、日行一善和送吉祥”道德实践活动。据莒县气象局负责人介绍,开展“道德 ...[详细]
-
本报莒县讯(通讯员 李艺伟)近年来,莒县把优先发展服务业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以山东路两侧区域为重点,着力打造“现代物流长廊”和鲁东南物流基地。 目前,基地系列物流项目推进顺利,已建成 ...[详细]
-
当地时间4月10日,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上,多位与会代表指出,当前全球贸易正面临单边关税壁垒和不确定性加剧的挑战,呼吁国际社会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美 ...[详细]
-
本报讯记者 陈蕾 通讯员 王艳)走进岚山区安东卫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二楼信息指挥中心,46寸的电子显示屏紧紧贴在北墙,椭圆形会议室专用桌椅和西墙边上的3台电脑摆放得整整齐齐。工作人员秦坚和徐芹正在熟练操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