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搜 > 妈妈点蚊香孩子腿起火 家里一些日常用品容易引火上身

妈妈点蚊香孩子腿起火 家里一些日常用品容易引火上身

2025-05-02 19:48:38 [财经] 来源:昆仑地方特辑

原标题:妈妈点蚊香孩子腿起火 家里一些日常用品容易引火上身

妈妈点蚊香孩子腿起火 家里一些日常用品容易引火上身

▲洒上一些花露水,妈妈靠近火源很容易引燃

海峡网8月2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利萍 李方芳/文 陈巧思/图) 最近,点蚊江苏一名女童涂擦花露水时,香孩9岁的腿起小哥哥在一旁玩打火机,火焰腾起,火家火上女童的常用脖子一圈被严重烧伤。这一消息在朋友圈转发,品容引起了广泛关注。易引

正是妈妈夏日,市民饱受蚊虫叮咬,点蚊涂抹花露水止痒和防蚊,香孩这是腿起很常见的事。但你可能不知道,火家火上花露水会“引火上身”。常用

此外,品容家庭中还有哪些常用品容易被“惹火”?

烧伤事件

妈妈点蚊香孩子的腿起火

日常生活中,因为花露水使用不当被引燃的事例,发生过不少。

去年,厦门一位年轻妈妈小李担心3岁的宝宝被蚊子叮咬,就给他涂上了花露水。之后,小李觉得房间里的蚊子还是较多,就打算点个蚊香。

随后,她拿了一圈蚊香和一个打火机,蹲在孩子旁边准备点燃蚊香。没想到一打开打火机,孩子开始尖叫,左小腿竟然着火了!小李赶紧把孩子送去医院,医生解释后她才明白,起火原因竟然是花露水!

最近发生在江苏的这一事件,9岁的哥哥正在玩打火机。不巧的是,妹妹的脖子上刚刚涂抹了花露水,正在一旁玩耍。腾起的火焰,一下子就烧到了妹妹身上。

女童的母亲回忆:“我听见一声叫,就赶紧过去,看见我的女儿从屋子里跑出来,身上有火,然后我老公快速把火扑灭了。”孩子的脖子一圈被严重烧伤,夫妻俩立即用冷水冲洗,随后将孩子送到医院。

记者实验

一靠近火源花露水被引燃

花露水容易被引燃?为此导报记者做了相关实验。

导报记者从超市里买了一瓶常见的花露水,详细看了使用说明,发现注意事项中有“避火使用,于阴凉通风处储藏”等字样。

在地面上随意洒了少量花露水,随后用竹签引火靠近洒在地面的花露水,火源一靠近,花露水立马被引燃,火焰有六七厘米高,燃烧了二三十秒火才熄灭。

随后导报记者重复做了一次实验,在火焰即将消失的时候,再滴上数滴花露水,火焰立马继续燃烧。由此可见,花露水具有一定的可燃性。

据了解,涂上花露水之所以会感觉凉凉的,是因为里面含有乙醇(即酒精),涂擦后快速挥发带走了热量。但这个造成凉爽感的成分燃点低,常温常压下一般24℃就可引燃,是真正的易燃品。

因此,提醒市民注意,花露水的燃点很低,一般为24℃,当火源靠近花露水便可点燃。而高温、阳光暴晒下,花露水的危险性丝毫不亚于接近明火。

专家建议

烧伤后如何紧急处理?

厦门一七四医院李金虎医生介绍,无论是什么情况下的烧伤,都要记住几个紧急处理的步骤:

先用流动冷水轻轻冲洗伤口10-30分钟,冷水可将皮肤表热迅速散去。如果冲洗时感觉伤口更加痛疼,可以将伤口持续浸泡在水中10-30分钟,但如果是大面积烧伤,在浸泡时要注意维持体温。

在充分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和饰物等。如果伤口比较严重粘到了衣服,可以用剪刀轻轻地剪开衣服,千万不要强行剥去任何的衣物,以免弄破水泡。如果有烫伤药膏,可以直接涂抹于伤口及其周边皮肤。

之后,可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纯棉毛巾覆盖于伤口,保持创口清洁和减轻疼痛,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正规治疗。

李金虎医生强调,一些土方认为酱油、白酒和牙膏可以保护治愈烧伤,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反而会加重损伤,甚至引起更严重的细菌感染。

这些日用品也容易引火上身

●灭蚊剂

灭蚊剂含有苯、甲醇等成分,属于液体压缩物,受热、受剧烈震动会爆炸。因此,需远离火源、电源,避免剧烈摇晃;放在阴暗处保存,避免高温暴晒,勿在50℃以上的环境存放。

2017年,江西德兴市一居民家中着火,就与灭蚊剂有关。当时,现场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灭蚊剂味道,居民叶某出现了严重呕吐和头晕症状,被民警及时送医。

据了解,当晚叶某在一楼客厅点上蚊香后,就上楼睡觉了。半夜时分,他突然听到家中一楼客厅内响起了爆炸声,以为是啤酒瓶炸了,于是下楼查看。走到一楼时,他才发现摆放在蚊香旁的一箱灭蚊剂正闪着火苗,没过几秒,灭蚊剂发生爆炸,火苗迅速引燃了旁边的桌子,卷闸门也被爆炸冲击波炸得严重变形,叶某脸部被火苗灼伤。

●吹风机

吹风机功率较大,加热快,吹完头发后出风口温度依然很高,若不注意,将其放进密闭抽屉或与易燃物放在一起,极易引起火灾。吹风机使用后要放置片刻,等其出风口冷却后再收起来。此外,使用摩丝、发胶3-5分钟后,才能再使用吹风机,以防止挥发的可燃气体遇火源起火。

今年6月,湖里永升新城一套房着火,知情人称当时套房的女主人正在吹头发,然后忙着接电话,随手将电吹风放在床上,电吹风没关,床就着火了。

●化妆品

化妆品除含有一些有效成分外,还包含酒精等助溶剂,易燃烧、易挥发。涂抹化妆品时,尽量远离火源;涂抹完后,也不要急于靠近火源;保存化妆品要避开火源,不要暴晒,也不要放置在相对密封的环境中。

外地曾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例。一位女士正坐在化妆间里上妆,旁边一位和她聊天的男士上前给她点了一根烟,不料打火机里的火迅速蹿到了女士的右脸上,当场烧了起来……尽管施救及时,火也没有烧很久,但她的右半边脸还是被灼伤严重。

●摩丝

摩丝是一种喷发胶,主要成分有树脂、酒精和推动剂丙烷、丁烷等易燃易爆化合物,使“摩丝”成了有一定“爆炸危险”的小型压力容器,如接近热源,会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因此,使用摩丝时要远离火源、电源,避免摔砸、与硬物碰撞和日光直晒。

●香水

香水的香精要放在酒精等有机溶剂里面才会溶解,所以香水里大多含有一定量的酒精,有些香水酒精含量高达70%以上。为了避免意外,喷香水时,千万不能接触明火。

●空气清新剂

空气清新剂属于液体压缩物,含有乙醇、丙烷等成分,在阳光直射、高温环境和其他意外受力作用下,盒内压力偏高,可能导致爆炸起火。使用时要远离火源、存储于阴凉通风的地方,在密闭的车厢内,空气清新剂被阳光长时间直射后有可能爆炸起火。

●指甲油

指甲油原料主要是甲苯、树脂和硝化棉等,成品中含70%-80%的易挥发溶剂,其中硝化棉在空气中易自燃。因此要在通风的环境中涂抹指甲油,存储于干燥、阴凉、通风、隔热的地方。

(责任编辑:军事)

推荐文章
  • 打造国际投资领域风向标 投洽会将安排三万场次对接洽谈

    打造国际投资领域风向标 投洽会将安排三万场次对接洽谈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崔昊)昨日,投洽会组委会通报了大会最新筹备情况。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厦门会晤一周年,本届投洽会将紧扣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坚持国 ...[详细]
  • 五征春来早 节后生产忙

    五征春来早 节后生产忙   本报记者曹伟通讯员 杜艳壮节日的鞭炮响声未尽,五征就已经迅速启动新一年的工作,农用车、汽车、农业装备三大事业部以及营销研发部门早已进入紧张的生产工作状态,平均每天发货量都在3000辆以上。正月期间 ...[详细]
  •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年内基本实现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 李培安) 3月1日上午,记者在2013年度全市民政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完善农村社区规划修订,全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年底前,在所有农村社区完成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正常运行, ...[详细]
  • 日照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日照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本报讯记者 陈蕾 实习生 崔韶华)从今年开始,我市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保证村级组织有效运转。这是记者从2月27日召开的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会议 ...[详细]
  • 厦门BRT快8线国庆节后开通 从高崎机场站往返第一码头站 运营时间抢先看

    厦门BRT快8线国庆节后开通 从高崎机场站往返第一码头站 运营时间抢先看 海峡网9月2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 通讯员 刘丽萍 左林)这个国庆,厦门公交将有不少大变化。先是10月1日,BRT全线将更换新制服;其次是10月1日起,956路、717路等2条线路 ...[详细]
  • 日照市人文促进会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

    日照市人文促进会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     本报讯记者 周伟 实习生 冯坤)3月1日,市人文与自然遗产保护开发促进会(简称“市人文促进会”)一届二次理事会议召开。市政协特邀咨询、市人文促进会会长李守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市人文 ...[详细]
  • 一起非法基站干扰案被查处

    一起非法基站干扰案被查处   本报讯(记者 张磊) 近日,市无线电管理处接到日照移动公司干扰查处书面申请,称新市区迎宾馆基站一小区位置更新次数异常增多,怀疑受到不明信号干扰。经过执法人员检查,一起非法基站干扰案被查处,这是2月 ...[详细]
  • 白天也要锁好门 一男子专挑中午行窃

    白天也要锁好门 一男子专挑中午行窃 本报讯(记者 邢慧) 多数小偷偷东西,都会选择晚上,因为天黑容易得手。可莒县警方近日抓获的这名小偷,却是专选大白天的中午入室盗窃。看似很险,可他已成功作案20多起,涉案价值16000余元。  2013 ...[详细]
  • 厦门女子信骗子不信警方 1.7万“飞了”

    厦门女子信骗子不信警方 1.7万“飞了” 真海峡网9月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捷 通讯员 洪恒亮文/图)近日,林女士几乎同时收到了两条短信,一条短信告诉她“动动鼠标”就能赚钱,另一条则是警方短信,提醒她“您 ...[详细]
  • 21年“黑户”终于有了户口本

    21年“黑户”终于有了户口本 本报讯 (记者 刘祥彩 通讯员 王念东 孙佩佩) 近日,五莲县洪凝镇大尧村村民王先生到五莲县公安局户政科反映:其本人及妻子王女士多年来一直没有落户,导致生活方面存在很多不便,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也无法 ...[详细]
热点阅读